首页 > 推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探索乡村振兴高新经验
2023年01月14日 12:32 西安发布

  高新区农水局全力开展工作,先后创建区级美丽村庄21个,市级美丽村庄片区1个;高新区工作案例入选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和西安市乡村建设片区化建设试点区。

  精心规划+重在落实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效果丰硕

  高新区乡村振兴办遵循区域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以城乡融合、多规合一、一体设计、全域规划为原则,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村庄进行重点调研,聘请专业设计团队进驻,结合村庄实际,充分听取街办、村和村民意见,高标准编制20个示范村、20个改造村的规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业、各具特色”。

  规划先行、重在落实。乡村振兴办会同各牵头单位按照“一年提标示范、两年提标扩面、三年全面达标”目标,按照20个示范村、20个改造村、60个提升村三个档次,批次建设、压茬推进。优先启动第一批10个示范村、10个改造村和60个提升村项目,共梳理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和农村产业项目466个,目前已完成407个,剩余项目也在加紧收尾。

  首批示范村建成后,引起广泛关注。自开园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各级参观考察团21批次600余人,承办国家、省、市乡村振兴局和有关单位现场会4场,省市领导调研12场次,得到一致肯定。

  稳粮稳产+特色产业 多措并举大力拓宽乡村致富路

  大力发展产业助民增收。一产指标稳步有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夏粮总产3.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3万亩,产量8.8万吨,一产产值增速稳定在4%。同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整合村庄闲置资源,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撬动社会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并推出一批农旅融合、亲子体验、技能培训、研学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项目,产业业态不断丰富。

  乡村振兴办强化乡村组织建设,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与“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理清村集体资产,整合、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选优配强村集体带头人,为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顾问120名,并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技能。

  截至目前,全区177个行政村(社区)经营性收益全部达5万元以上。组织全区52家规上企业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举办消费帮扶活动60场,参与5000余人次,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3000万元,为150余名村民解决了就近务工。

  总结经验+树立品牌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和办法

  高新区先后出台《西安高新区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项目联评联审机制,制定乡村建设标准;梳理总结“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的“四动”工作法,建立了“12345”行动机制。

  130个村庄将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3个村级物业服务公司和9个劳务服务公司,促进群众从“要我保护”转变为“我要保护”,实现村庄治理的新突破。不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软硬件建设,创建区级文明村37个,区级美丽庭院363户,美丽村庄8个,“美丽人家”建设工程示范村8个,实现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

  下一步,高新区将在优化乡村建设标准上持续发力、积极推进五大振兴共同发力,深化产业导入,延长产业链,守牢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做大特色产业,培育乡村人才,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吕宏伟)

责任编辑:杨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