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广

西安国际港务区:行政审批做“减法”优化服务做“加法”
2023年05月22日 10:47 中新网陕西

  推进“一对一”审前辅导服务、持续深化“审批预服务”、全省首创“楼小二”政务服务模式……今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营商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致力打造服务更优、审批环节更少、时效更快的营商环境,一系列服务相继推出正在加快推动西安国际港务区营商环境的整体跃升。

  “潮汐窗口”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图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政务服务大厅“潮汐窗口”。
图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政务服务大厅“潮汐窗口”。

  “真是太感谢了,还以为今天排队人多要等好久,没想到在‘潮汐窗口’几分钟就把业务办完了,省时又省事!”5月18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楼,前来办理有限公司变更登记业务的张女士对西安国际港务区新设的“潮汐窗口”连连称赞。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受理服务效能,西安国际港务区社会事业和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一楼“一窗受理”专区设置“潮汐窗口”,当窗口业务“饱和”、办事群众“排队”时启用“潮汐窗口”,可办理企业开办、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人事代理、灵活就业等712项综窗受理事项。通过综合窗口“+1”和工作人员“+1”,为繁忙窗口分流,减少办事企业、群众等待时间,增加单日业务办结量,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今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打破行政壁垒,整合政务资源,不断优化“最舒心”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在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压缩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用政府主动“瘦身”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困”。

  审前辅导“一对一” 暖心服务再升级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深。“工作人员上门指导,提前给我们讲解政策,对项目环评审批进行前期规划,还建立了联络机制,这种‘送服务上门’的做法让我们觉得在这里投资很放心。”西安同创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西安国际港务区营商环境竖起大拇指。

  今年以来,为加快建设项目落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社会事业和行政审批服务局对于新申请的项目实行“一对一”审前辅导送上门,提前介入的工作机制,在开工前就主动对接,进行现场考察提供审批服务,对满足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公示结束即出具审批文件,逐个制定项目环评服务方案,“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面对面”帮助企业推进环评文件编制和审批。

图为“一对一”审前辅导送上门。
图为“一对一”审前辅导送上门。

  “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有‘速度’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西安国际港务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抓手之一,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

  为切实解决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中各类堵点、难点问题,推进项目审批手续高效办理,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探索建设项目代办服务模式创新,构建“项目+团队”全链条代办服务模式,全面统筹各业务职能部门,打造全链条代办服务体系,形成涵盖招商、住建、规划等13个职能部门审批人员组成的一支懂业务、精帮办的新型帮办代团队,可提供从企业登记、项目报审、竣工验收到政策兑现的“一对一”高水平全链条代办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国际港务区持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代办服务优化升级,不断探索延伸代办服务链条,针对进入竣工阶段项目开展“预验收”“一对一”全程指导验收要点,提升联合验收一次性通过率,实现从“一块土地”到“一栋大楼”的全链条代办,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保驾护航。

  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按照陕西省、西安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部署要求,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在扩大内外开放联动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加快形成市场主体服务范围更广、办事成本更低、体验感更好的营商环境,助力西安营商环境持续突破提升。

责任编辑:杨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