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时评

暑期研学旅行大热,“行走的课堂”须名副其实
2023年06月29日 09:47 陕西日报

  暑期即将来临,不少家长已经着手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因为疫情而中断了几年的研学旅行,也再次回归家长们的视线。研学旅行被称为“行走的课堂”,是一项在中小学生中颇受欢迎的体验活动,也是许多孩子暑期实践的热门选择。但其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也经常为家长所诟病,管理部门、研学机构和相关学校不可不察,应尽力规范。“行走的课堂”须名副其实。

  研学旅行越来越热,正是因为它有机融合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回应了新时代孩子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在田野间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在古迹里领略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在科技馆徜徉于科技的奥妙之中……当名山大川、红色旧址、科研基地变成课堂,当农机设备、革命文物、科普展品变成“课本”,这样“行走的课堂”让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鲜活、更有意思,孩子们也更愿意听,能及时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知识,学习效果自然远远大于课堂灌输。

  但研学旅行大热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的打着研学旗号,只“研”不“行”,变成了变相的异地补课,失去了研学旅行本应有的活力;有的“游”多“研”少,研学旅行成了普通旅游,只是游山玩水,缺少应有的教育意蕴;有的冲着赚钱而来,觉得披着研学的“马甲”价格就上去了,家长们耗费了远高于正常旅游价格的团费。这些现象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忧,亟须加以整治。

  研学旅行重在“研学”,与普通旅游相比,研学旅行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教育性与实践性。如何赋予研学旅行更多教育意义,在游玩的同时让知识潜移默化进入孩子们的脑海,良好的研学旅行体验离不开系统规划,科学严谨的研学旅行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把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研学旅行机构在设计研学产品时,内容应贴合学生所处的年龄及学习阶段,充分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学习和研学旅行之间做好衔接,帮助学生既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增长见识、体察社会。

  研学旅行市场良莠不齐,需要多方共同发力,积极应对。目前,行业尚未形成相对明确的标准,需要监管部门针对研学旅行行业的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和体系,并依据标准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行走的课堂”名副其实。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从“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等方面,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家长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及时举报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问题。

  当“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遇融合,创新研学旅行内容、加大管理力度,边走边学、边学边悟的研学旅行自然会成为孩子暑期开阔眼界、锻炼身心的不二选择。(南楠)

责任编辑:崔景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