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时评

文物“出道” “有面”更要“有里”
2023年11月03日 10:10 西安日报

  近日,在陕西考古博物馆推出的古代壁画展上,一幅《舞女图》中比心的大唐舞女,一下戳中不少网友的萌点。在此之前,三星堆文物神似方向盘、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被发现“撞脸”明星,也为古老的文物增添天然的反差萌,使其化身新晋网红“出道”。

  这种娱乐化的传播方式为什么会火?对标网络时代的受众需求,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中,文物严肃古板,网络文化随性即时,二者完全不搭边。根据文物的形态或神态进行类比,将其与大众熟知的事物、网络热梗相连接,和时尚文化相结合……这种文物“出道”途径,不仅摒弃了空洞传统的说教,迎合了年轻群体乐于接受短平快内容的需求,符合大众娱乐性心理,还打破了文物古板冷寂的刻板印象,扩大了文物相关内容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愿意主动走进博物馆,对文物亲而近之。

  但是,仅仅以商业化、“卖萌耍宝”的方式让大众熟悉文物,也只是让其在大众面前混个“熟脸”,既没有太多深层次价值,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由于文物在网络上爆火,很多短视频平台已出现探秘“野墓”的视频,以及打着“文物拟人”等话题的变装视频,把文物当成流量密码,为了娱乐而娱乐,其实就是将文物与娱乐强行捏合,属于抽空文物历史价值、毫无营养的过度娱乐化传播,导致文物“出道”徒有其表,从而带偏大众对文物内涵的认识。

  如何在保持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的基础上,用新生代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历史文化,让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被真正为人所知,是全社会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从具体实践看,部分博物馆已和短视频平台合作,通过线上热门话题、直播云逛展、艺术贴纸等形式,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推广,为文物活化、文明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多借鉴。接下来,也期待更多创造性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涌现,让文物“出道”“有面”又“有里”。 (晋钰佳)

责任编辑:崔景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