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双中心”核心区科创动能强劲 “未来之城”领跑古都发展
2023年11月13日 15:03 中新网陕西

  中新网陕西新闻11月13日电(李一璠)13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丝路筑梦想 合作创辉煌”2023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展厅,来自全国多地的主流媒体在此进行采访、调研。

  据悉,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成为“双中心”唯一的核心承载区。

图为采访团在丝路科学城展厅采访调研。 李一璠 摄
图为采访团在丝路科学城展厅采访调研。 李一璠 摄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38家,同比增长超40%;新增上市过会企业3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77家,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占西安市67%、陕西省50%;储备各类上市后备企业195家,其中133家企业成功入选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占比近1/3,位居西安市第一。

  记者了解到,作为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关键节点的丝路科学城,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在凝心聚力,致力于打破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

  同时,中科院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光子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正在加速推进。

图为采访团成员正在拍摄素材。 李一璠 摄
图为采访团成员正在拍摄素材。 李一璠 摄

  该区域持续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比亚迪20GWh、12GWh动力电池、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新能源汽车产能持续释放,有力推动西安市跻身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比亚迪草堂工厂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光电子产业,三星二期、奕斯伟硅产业基地等项目先后投产达效,推动光电子产业进一步向产业链前端迈进。

  丝路科学城在科技领域创新势头强劲。飞秒激光超精细微圆孔制造装备、大尺寸硅单晶技术等突破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比亚迪、三星、奕斯伟,等知名企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等优质高校、科研院所持续集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创新链条、“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加速构建……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新的创新力量在不断聚集。

 图为丝路科学城展厅。 李一璠 摄
 图为丝路科学城展厅。 李一璠 摄

  自2021年6月丝路科学城建设规划发布至今,这里从“一张蓝图”摇身一变,成为一座产城融合、蓄势待发的科技新城。昔日绘就的中央创新区、硬科技产业区、生态文创区图景,正在一个个摩天大楼、产业项目、民生配套的落子下描画成型。

  两年来,丝路科学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集十个各具特色的产业组团,打造西安高新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核心板块,形成一城三区十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促进“产城景”深度融合,打造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为科创人才提供理想的工作之城和生活之城。

  据介绍,丝路科学城将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科研平台、着力“科技创新中心”实现成果转化,肩负丝路科技创新使命,聚焦 “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硬科技产业聚集地、极大释放硬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硬科技产业实力、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科创生态,进一步增强对国家科技战略的支撑力,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高地。

  据悉,到“十四五”末,丝路科学城将聚集50万人口,承载1万亿元经济规模,成为西安高能级产业片区和高品质城市片区;到2035年,将聚集人口150万,经济规模突破3万亿,带动西安高新区经济总规模达到5万亿,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完)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