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旅游

小年,“新春序曲”已奏响
2024年02月02日 10:48 陕西日报
近日,渭南市临渭区的秧歌大赛、锣鼓大赛上,秧歌队的队员将传统秧歌的欢快、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报通讯员 胡洋摄
 近日,渭南市临渭区的秧歌大赛、锣鼓大赛上,秧歌队的队员将传统秧歌的欢快、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讯员 胡洋摄
1月30日,在安塞剪纸大师余泽玲的工作室,余泽玲(左三)带着剪纸爱好者剪出中国龙图案。 本报通讯员 白雪摄
 1月30日,在安塞剪纸大师余泽玲的工作室,余泽玲(左三)带着剪纸爱好者剪出中国龙图案。 通讯员 白雪摄
2月1日,临近春节。洋县马畅镇群众在集市上选购瓜子、花生等干果。 本报通讯员 李刚摄
2月1日,临近春节。洋县马畅镇群众在集市上选购瓜子、花生等干果。 通讯员 李刚摄

  腊月二十三,小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打扫房屋、置办年货,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地迎新春。三秦大地上,浓浓的乡音与火红的灯笼、春联和美食交织在一起,奏响“新春序曲”,演绎着越来越浓的年味……

  关中 烟火气中有香甜

  小年的年味是从“甜”开始的。

  “耀县城,四四方,雪花糖,味道香……”这是一首耀州人耳熟能详的童谣。进入腊月,当雪花糖的芝麻香开始飘散在空气中时,铜川市耀州区各个糖坊便进入了“热气腾腾”的模式。

  1月31日,在耀州区体育场大平糖坊,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大平和儿子张江还有其他制糖师傅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将发酵后的小米蒸煮熬糖,待透明的糖浆熬浓后加入去皮炒熟的芝麻,等糖浆降温后,揉搓、盘条、切块……经过几十道工序,香甜酥脆的雪花糖就制作完成了。

  张大平说,雪花糖是耀州人小年时祭祀灶神的灶糖,既甜又黏,可以“粘住”灶神的嘴巴,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可以说,雪花糖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除了甜滋滋的年味,渭南市临渭区面塑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康妙云觉得,年味还是花馍上点的红点。

  1月30日,曙光初现。临渭区崇凝镇五星村的长寿塬花馍店里热闹非凡。

  面塑俗称花馍、面花。临近小年,各式各样造型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如意的花馍成为市民预订抢购的“香饽饽”。“揉、搓、捏、拽、剪……虽然一干就是大半天,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康妙云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花馍已不能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康妙云不断学习创新,用果蔬汁代替传统色素做面花。做出来的花馍不仅外观漂亮,吃起来也更加美味健康。

  在花馍手艺人用精湛的技艺蒸出满满幸福味的同时,伴随着铿锵的鼓点,激昂慷慨的秦腔唱响了——

  1月30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戏曲惠民演出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秦腔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三秦父老最喜欢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为了迎小年、过大年,临潼区开展秦腔鼓乐、锣鼓社火等非遗民俗巡演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传统民俗文化盛宴。

  打粉、勾眼眉、描红唇、戴头饰……即便唱自己的“看家戏”,演员袁玲依然一丝不苟地准备着。虽然每天都要从10时半一直演到16时,但她和其他演员的心劲都很足。“演出的秦腔传统剧目,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要以最好的精气神唱出最美的韵味。”袁玲说。

  陕北 豪迈热烈真够味

  “红火热闹”表达着陕北人对黄土地最赤诚的热爱。迎小年,陕北的大街小巷、沟沟坎坎、山山峁峁,腰鼓震天响、秧歌满地欢。大人小孩总要听上几场陕北说书,剪上几沓红窗花贴起来,才觉得够味。

  1月30日,在延安市安塞区体育运动广场上,一群娃娃在安塞腰鼓省级非遗传承人苏宏丽的带领下,为龙年“延安过大年”活动中的少儿腰鼓表演努力训练着。

  “弹跳步带燕子飞,一定要把咱们安塞腰鼓的这股劲儿拿出来,一、二、三、四,走……”在苏宏丽的指导下,一群十一二岁的娃娃跑跳扭蹬、挥闪摇踢,如蛟龙出水,似幼虎下山,粗犷中有精致,狂放中带潇洒,活泼中更恣意,引来不少群众围观。

  “打腰鼓是硬功夫,这些娃娃少说也练了三四年了。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儿,要把动作、队形练得更好,用腰鼓为大家送去新年祝福,祝福大家新的一年更加红红火火。”苏宏丽说。

  和腰鼓队的硬功夫一样,剪纸也需要在平日不断磨炼“硬功夫”。这不,为了提升技艺水平,1月25日一大早,家住延安市宝塔区的9岁小姑娘杨雨晴就催着妈妈带她去安塞区拜访剪纸大师余泽玲。

  “我要请余老师给我好好教教怎么剪不同形状、有不同寓意的龙,然后剪好送给我的好朋友们,祝福大家在龙年能健康快乐。”杨雨晴兴奋地说。

  安塞剪纸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余泽玲是安塞众多剪纸艺人中的佼佼者。走进余泽玲的剪纸工作室,满墙满屋各色各样的鲜红剪纸,让杨雨晴兴奋不已。尤其是长桌上摆放的余泽玲特意为甲辰龙年创作的百余幅龙形剪纸,更是让人移不开眼睛。“奶奶,你看我的这条龙剪得怎么样?”4岁就开始学习剪纸的杨雨晴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了。“非常不错,你要多吸收剪纸的传统元素,这样龙就会更好看。”余泽玲说。

  说话间,一老一少拿着剪刀、红纸,讨论着龙的不同剪法,只为用红红的剪纸给大家送上红红火火的祝福。

  “浓烈红火的陕北年,你来过,就永远过不够,没来过,看了也沉醉。”子洲县的摄影家常波说。为了让黄土高原上的年俗年味被更多人看到、感受到,小年前夕,常波携团队成员制作了一期英文版的《陕北之北年味》视频短剧。这是他的团队制作的第三部讲述黄土地风土人情的英文视频短剧。

  一排土窑洞前,一张简欧风的木制茶几,一把现代简约的座椅,常波拍摄的视频中的主持人、陕北女孩师小放就这样出现在“混搭风”的场景中,带观众开启了陕北年俗之旅。常波说,黄土地滋养着他,他要记录好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让世界了解这片土地。

  陕南 喜气洋洋待客来

  一个个大红灯笼在屋檐下随风晃动,一串串风味独特的腊鱼引人注目,豆豉的味道从古镇小巷里飘出来,一件件具有当地特色的年货产品出现在街头巷尾。腊月的山阳县漫川关古镇,年的味道流露在一个个喜气洋洋置办年货的群众脸上。

  1月26日,以“爱上长沟河·寻味庖汤宴”为主题的迎小年、迎新春系列活动在勉县长沟河镇长河运动山庄启动。当地群众和游客欢聚于此,体验民俗文化、品尝特色美食。

  说起陕南的年味,自然少不了经久不衰、世代传承的庖汤宴。每年寒冬腊月,陕南农村都有用杀猪宴招待亲朋好友、邻里街坊的习俗,寓意庆丰年、谢邻里、祝和美,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庭和美。

  在长河运动山庄,40张餐桌有序排列。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特色佳肴,300余名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这是我们镇上举办的首届庖汤宴,很热闹,本地很多人都过来了,有过年的氛围。”村民陈玉贵喜笑颜开。

  喜庆祥和的氛围,离不开文明向上的时代新风。1月30日下午,在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龙头村安康道情传习所,82岁的老艺人沈纪生正带领一些“老伙计”在自家院子里排练。他们最新编排的安康道情作品《文明过大年》要在小年正式登台表演。高亢的唱腔、悠扬的曲调,吸引附近村民前来观看。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汉滨区。“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我们常练常演,几十年来从未间断。”沈纪生笑着说。

  年画是我国年俗特有的艺术形式。春节时在门上贴年画,有祈福纳祥、驱邪避害之意。为了让年画重新走进千家万户,1月29日,留坝县举办了一场“年画+现代元素”的“混搭风”画展,受到群众追捧。

  “这幅年画有意思,把快递员、外卖员都画进去了!”

  “以前画关羽与张飞,现在画宇航员遨游太空,年画也能紧跟潮流啊!”

  ……

  2000余幅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烈的年画被展示在文化场馆,张贴在街头巷尾、百姓家中。

  汉中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秘书长张思爽说:“我特意为留坝雕刻了一幅木版年画,把汉张留侯祠、中国龙、鞭炮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看山河远阔,品人间烟火。小年里的年味,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传承和寄托,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团圆。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三秦百姓用笑容和热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年节故事。

  (通讯员 陈强 胡洋 王三合 刘彦 白雪 艾军成 金婧 陈林 周亭松 李文博)

责任编辑:崔景靓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