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西北地区首架吨级大型固定翼货运无人机“榆阳一号”首飞仪式在榆林举行。据悉,此次试飞地榆阳区马合通用机场,是陕西移动助力打造的全国首个“无人机+5G远程数字塔台”示范基地,通过部署在机场的5G基站,“榆阳一号”在试飞时实现了超低时延的5G信号指令传输,成功完成平稳起降、物流配送等首飞任务。

在首飞仪式现场,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与榆阳区委、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5G-A通感一体基站规模化部署、“产学研用”融合赋能网联无人机产业链、低空经济应用探索和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加速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划,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5G-A通感一体化网络是低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通过将通信、雷达、算力等多种技术融合进一个基站,可对低空空域精准感知,为行业提供低空网络信息传输、辅助安全管控等服务,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据了解,陕西移动在低空经济领域有着显著的能力优势,拥有中移凌云、哈勃一号、中移应龙等多个核心产品和云网融合、通感算一体、端到端安全的基础能力底座。此次“榆阳一号”大型货运无人机的成功首飞和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榆阳区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省内最大规模通信运营商加速推动5G-A建设,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早在今年2月,陕西移动已经联合华为、中兴通讯等合作企业率先完成西北首个两频段3CC载波聚合、通感一体等5G-A技术的商用验证,并打造5G-A通感一体技术基站试点,通过大量实测的通感数据积累,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能力突破,为低空经济的“振翅”腾飞打牢坚实基础。
陕西移动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陕西移动将持续加快推动5G-A通感一体应用研究,探索通信信息化与低空经济商业合作的新模式,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在未来城市交通、高空巡检、低空物流等领域深度合作,打造一批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标杆案例,助力陕西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