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高新区坚持把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区域教育资源整合,探索实行“名校+”办校模式,深度融合“西咸一体化”大都市圈的教育资源,持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培育工作,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奋力创建咸阳教育新高地。
优化布局 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2023年4月7日,咸阳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基础教育领域深化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咸阳市教育事业再添“新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咸阳高新区将把区域内投资建设的公办学校,全部委托给西安交通大学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引入西安交通大学基础教育管理理念和师资力量,合作共建具有先进办学理念、雄厚师资队伍、一流教学水平的现代化学校,提升咸阳高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打造优质教育高地。
进一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高标准兴建了一批优质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培育“全链条”优质教育体系,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把咸阳高新区教育品牌打响、擦亮,吸引更多的人口集聚扎根,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
通过“名校带新校、办分校”等方式,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逐步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促进辖区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加快区域配套学校建设,交于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管理集团实行集团化管理,并聘请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教育工作者任教育公司教育顾问,向区内学校输送优质的管理和教育理念。
在此基础上,实施“管理立校、质量兴校、文化强校”发展战略,高站位培养树立高新办学品牌,并积极改建修缮“老、破、小”学校,合理布局新建学校选址,进一步完善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筑牢支撑 加快建设高品质学校
5月10日,在高新第一学校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为了确保项目9月1日按时交付使用,我们上足机械,并安排了300多名工人开足马力加快建设,目前,室内装修、幕墙安装等正在稳步进行。”高新第一学校项目工程部副部长张斯源说。

据了解,咸阳高新第一学校坚持以“咸阳标杆、省内一流、全国知名”为办学目标,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基础教育资源,通过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体制为莘莘学子求学逐梦提供优质土壤。同时,在设计上坚持“美观、耐用、简洁、安全、实用、环保”相统一,建筑风格现代、简洁,致力于创造让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发展的“现代校园”环境。
为了让在这里扎根的每个家庭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咸阳高新区不断丰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积极建设更多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满足群众对子女就学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以更大力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加快教育基础建设,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提升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管理集团基础教育研究院,以打造服务型、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团队为目标,组建了以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能手和名牌学校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顶尖师资团队。”咸阳市高新梦桃学校七年级教学组长李锦超说,学校教育理念新、课程体系全、三餐质量优,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师资是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咸阳高新区主动选派名校长和优秀教师团队参与合作办学,汲取西安交大先进办学理念,积极推动区内各学校和教育联盟实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打造高新区优质特色学校新名片。
同时,建立“高中+初中+小学”纵深教育帮扶机制,以高质量高中教育带动初中教育,共同引领小学教育,实现各级教育有效衔接。扎实推进“校校有特色、一校一特色、生生有特长”的高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助推学校内涵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彰显以创新、科技、高效为核心的“高新特色”课程改革成效,形成高新特色教改品牌。
咸阳高新区将通过构建完善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格局,增强人民群众子女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园区内企业招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更多的企业家,因为咸阳高新区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慕名而来,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未来,咸阳高新区将继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努力聚集更多优质高端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教育,让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