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远程辅助手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未来的远程医疗提供了可能,也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降低医疗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二附院)副院长种铁表示。
在陕西,有这样一所医院,它在1937年在全民抗战的烽火中,为拯救和保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迁陕重建,奠基并发展了西北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和现代临床医学,是西北第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如今的西安交大二附院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不断更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进步与发展,医疗也不例外。继腹腔镜手术技术之后,医疗机器人辅助手术成为医疗行业全新的突破性医疗技术。
“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种铁表示,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其3D立体成像技术使得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真实,仿佛将医生置身于患者体内,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机器人手术可通过高精度的多维度视觉系统、精密的手术臂和控制系统,实现对手术的准确控制,增加了手术准确性和安全性,手术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种铁称,机器人手术可实现远程技术,患者和医生无须碰面,哪怕千里之外,在标准的手术操作间,即可身临其境,开展数千公里外的手术操作。

多年来,西安交大二附院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学习应用与培训教学。“对于每一项新技术,我们首先是学习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规范创新,并为该领域培养专门人才,充分体现了我们作为教学医院的责任与担当。”种铁表示。
据悉,在该院开展的国际机器人腔镜技术培训班中,参加培训班的授课专家及学员共计90余人,其中国际学员31人,他们分别来自17个不同国家。
“我在中国学医已经5年了,目前在交大读研究生,参加此次培训班开拓了我的眼界,对我的学医之路有很大提升。”来自卢旺达的林谦称,他的父亲在家乡开了家医院,他希望把中国的机器人腔镜技术引进回自己的国家。
“我们在6月23日首次实现了一机多控5G远程猪肾部分切除动物实验,意味着一个控制台可以控制多个手术机器人,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种铁介绍道,他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实验动物中心同时段操控西安和哈尔滨两地的两台机器人进行动物实验,成功完成了猪肾部分切除手术的示教。
种铁表示,此项手术演示是该院国际机器人腔镜技术培训班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增强国内外学员对机器人腔镜手术的理解,推动西安交通大学的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和丝路大学联盟高校机器人腔镜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