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陕西新闻8月1日电(党田野 郜雅昱 李倩颖)2024年的夏季,陕西旬邑县高温与暴雨交替,但恶劣天气没能阻碍自2022年就驻扎于此,来自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医疗团队送康上门的脚步。
随着暑假到来,在特殊教育学校定期接受康复服务的孩子们陆续回了家,原本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的医疗团队却决定要到孩子们的家里去,虽然路途遥远,但他们坚持,孩子们的康复不能停。
从7月初到现在,这个暑假,医疗团队已为42名特殊儿童进行了送康上门服务,在每周定期的康复训练中,孩子们收获着进步,家庭收获着希望。
小雅(化名)7个月时被诊断为混合型脑性瘫痪。2022年,当医疗团队第一次来到家里时,那时已经4岁的小雅仍然不能独坐、不能翻身、不能言语、呼名不应,下肢肌力差、足踝部关节畸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奶奶为此整日愁眉不展。

在了解情况后,针对小雅的问题,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了康复方案,开展了关节被动活动、翻身、核心力量、认知等多阶段训练,经过两年的上门康复,如今的小雅呼名能够给予回应,能够翻身,在辅助下可以坚持坐立1分钟,下肢肌力与关节畸变问题也有了改善。
看着在高温天气仍坚持来为孩子康复的医疗团队,小雅奶奶感动地说:“这两年,娃变化挺大的,真的谢谢你们,你们就是孩子的希望,相信我娃以后能有更大的进步,现在她6岁了,我想总有一天她也能去上学。”
今年7岁的小熙(化名)在出生时被诊断为脑性瘫痪,且自幼伴随癫痫疾病,下肢肌张力低、不能站立,认知能力差,尤其是情绪极不稳定。

2022年,随着送康上门工作的开展,小熙成为康复服务的对象之一,经过详细的查体与评估,医疗团队为小熙制定了康复方案。两年间,经过关节主动辅助运动以及核心力量、站立、认知训练和中频电刺激等治疗,如今,小熙可以独自扶物站立5分钟,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轻微辅助下行走10分钟。
康复训练时,医疗团队给予的耐心引导与疏解,让小熙的情绪问题也有了改善。
“还是你们专业、有方法,孩子现在不仅情绪越来越稳定了,病情也有明显好转,真的给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相信我娃会越来越好,有一天能迈开腿走向更大的世界。”小熙的奶奶说。
根据陕西省残联上门康复服务项目,自2022年起,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派驻医疗团队来到旬邑县开展送康上门服务。
作为医疗团队的成员,康复治疗师薛艳表示,服务过程中,难的不是遇到恶劣天气或是道路崎岖,而是面对不同残疾儿童的情况差别,如何能提供具有针对性以及最有效的康复服务。为此,大家经常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流程与模式,只希望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促进社会对残疾儿童康复及教育更广泛地关注与支持。”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家庭康复部负责人刘保江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康复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加强与其他康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献力,为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打通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完)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