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记者 杨斌鹄 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今年上半年,西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11.04亿元,占GDP的50.9%。在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西安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助手作用,以“三个聚焦”为抓手,以多种服务手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25日,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212696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3138718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7.70%。1-7月,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2374.42亿元,其中民企进出口总值872.31亿元,占比36.7%,增长4.8%,民营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聚焦创新驱动 围绕主业打造亮点
市工商联发挥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作用,协助市委市政府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文化往来。2023年9月21日,成功举办了以“新丝路、新生代、新梦想”为主题的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论坛,300名青年企业家共话美好未来。论坛云集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上市公司等企业,易点天下、知象光电、四叶草、中科西光等优秀民企登台亮相,分享了创业成功经验、发布创新项目。本次论坛观看直播6264人次,充分激发了广大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为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
我市民企抢抓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例如,近年来,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建立拥有13大类5000余种跨境电商商品的海外仓。如今,他们的“丝路城”跨境电商平台覆盖中国、中亚多国和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设有6个海外仓,拥有300余家中国供应商和2000余家丝路驿站。“中欧班列(西安)开到哪里,我们的业务也要做到哪里。”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西安港的资源优势,开发海外市场,让更多人享受到“一带一路”发展成果。
聚焦“两送一防” 引领民企开辟新天地
市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系列行动,引导民企在新领域寻求发展路径。联手中信银行西安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举办“智汇西安·信融全球”金融助力外贸企业“走出去”高端论坛;举办助推民企“走出去”经验分享交流会,帮助民企了解惠企政策,拓展对外发展路径。
同时,市工商联引导民企参与国家重大政策规划和“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经贸活动,助力隆基绿能、比亚迪、天和防务、爱菊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组织30余名青年企业家参加西安与香港青年企业家融合发展座谈会,会议对我市投资环境、产业发展政策作了推介交流,邀请了香港交易所、德勤中国、渣打银行等18名港资机构代表及知名企业家,展望两地合作前景,谋求合作共赢;组织民企参加海南自贸港三亚CBD秦商交流会(西安站)活动,旨在抓住投资海南发展良机,提升西安产业效能,共享自贸港发展红利。
聚焦服务平台作用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市工商联发挥服务平台作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等部门联合召开“专精特新”“司法助力民企健康发展”等5场政企沟通座谈会,帮助民企纾困解难;邀请市投资合作局在全国福州商会(西安)工作交流会上推介我市营商环境,吸引各地民企来西安投资;举办第二届新兴领域先进技术转化交流对接会暨成果展活动,助力民企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我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民企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安新能源领域明星企业隆基绿能,以27.09%、33.9%,分别刷新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全球最高纪录,在隆基绿能引领下,一批企业加速布局绿色产业,成为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不久前,《陕西省培育千亿级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提出将发挥隆基绿能等行业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创新和政策创新等举措,推动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集群。
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百强城市活力榜》,作为新一线城市的西安以现存84.4万家民营企业位列全国第九,在激发企业活力、深化政企合作、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表现亮眼。如今,西安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朝着民营企业的“向往之城”迈进。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