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同饮一江水 溯源话安康——京津冀豫媒体看安康”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2024年10月23日 15:59 人民网陕西频道
10月22日上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10月22日上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10月22日上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暨“同饮一江水 溯源话安康——京津冀豫媒体看安康”主题采访活动在安康市汉江龙舟文化园启动,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张铁为采访团授旗。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莲宣布活动启动。安康市副市长周康成发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0年来安康的贡献。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袁庆主持发布会。

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张铁(左一)向采访团授旗。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张铁(左一)向采访团授旗。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22日-25日,由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新华社陕西分社,人民网陕西频道及来自京津冀豫陕的多家中省(市)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走进安康市高新区、汉滨区、平利县、汉阴县、石泉县等地,探访10年来安康市在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作出的贡献。

  陕西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供水量占总调水量的70%。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地,汉江在其境内流长340公里,常年流量262亿立方米,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3%,受水地群众喝的每10杯水中,有6杯半都来自安康。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十年间,安康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强化体制机制法治建设,率先探索建立“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工作协同机制和“河湖长制+志愿者”等志愿护河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管护体系;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换来了汉江生态安全,安康城市水环境质量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通过稳定供应优质充沛的水,有效缓解了北方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为全力守护好南水北调大水源作出新时代的“安康贡献”。

  启动仪式现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网天津频道记者崔新耀作为采访团代表发言。他说,“过去十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超过100亿立方米,天津市民喝的长江水七成来自陕西。天津市16个行政区中,15个行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的水,1300多万天津人从此不再为吃水发愁。我定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踏实践行‘四力’要求,讲好‘同饮一江水 溯源话安康’的精彩故事。”

  在为期4天的采访期间,中省媒体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车间和地头,用镜头和文字,打开瀛湖的生态画卷,品味蒋家坪的十里茶香,倾听护水志愿者的一片情怀,感知一滴水的传奇新生,感受石泉老街的古韵今风,感悟水源地的山乡巨变。

  启动仪式上,安康市发改委、安康市工信局、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安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县有关负责人,旬阳女子护河队代表、汉江救援队代表、护水志愿者及绿色骑行爱好者等300人参加启动仪式。(王丽)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