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神木: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2024年10月28日 13:16 中新网陕西

  近年来,神木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市内医疗资源,建立起以市级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百姓带来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群众“近”享优质医疗服务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神木市不断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联动,自2021年11月以来,神木市四家市级公立医院每年抽调100余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下沉至22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疾病诊疗、健康宣教、技术指导等。通过市级优质资源的下沉和双向交流机制,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激发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活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构建起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

  “老人家,你哪里不舒服?”神木市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耿琳正在锦界镇卫生院询问就诊患者,尽管当天就诊患者很多,但耿琳耐心地接诊每一位患者。

  “以前有个大病小病都得跑几十里路到城里头看,现在专家直接到家门口给看病,既省事又放心。”正在就诊的锦界镇居民白翠莲激动地说。

  为结对帮扶锦界镇卫生院,神木市医院定期开展下乡坐诊活动,实现了人员、技术、信息的有效共享与流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市级医院诊疗服务,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就医便利性。

  “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能够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学习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他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解决乡镇卫生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基层医疗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耿琳说。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项目得到拓展,有效缓解了市级医院的就诊压力,使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医共体内部的转诊机制,可以让患者快速得到上级医院的救治,不仅减少了等待时间,医疗费用也得到有效控制,切实减轻了百姓的医疗负担。

  远程诊断模式 让患者少跑路

  走进神木市医共体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多位医生正聚精会神地在电脑上阅片,不时交流探讨患者的病情,这里汇聚着全市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影像检查资料,是医共体高效运转的一个“超级大脑”。

  神木市医院影像科主任张继荣表示,每天各分院都会将X光片和CT等影像资料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由中心医生统一诊断并签发诊断报告后发回各分院,再打印交给患者,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资源共享模式。

  据了解,神木市医共体远程诊断中心以神木市医院为依托,通过专网与各成员单位形成互联互通,在线上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影像及心电会诊,破解基层医生技术难题,减少群众上涌就诊现象,实现了常规影像的数字化采集、记录、诊断、储存以及心电检查数据的统一质控,确保心电诊断质量,降低漏诊、误诊。自神木市医共体远程诊断中心成立以来,累计诊断影像11.4万人次,心电18万人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市级医院的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百姓。

  此外,神木市还加大对医疗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救护车,由医共体总院统一管理、在线调度。签约航空救援公司,建成停机坪和停机坐标,初步形成了“陆空”闭环急救转运模式,建成半小时急救圈。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行力度,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

  神木市医共体总院党委副书记宋光平表示,将继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能够精准送达乡村,惠及更广泛的群众。同时,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创新手段,进一步缩短服务距离,提升服务效率,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宋沛洋)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