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老把式”变身“新农人”陕西临潼农民出省管护粮田百万亩
2024年11月06日 09:27 陕西日报

  当下小麦播种已近尾声。连日来,在西安市粮食主产区之一的临潼区,农民不仅忙于在本地播种,还有超过600人驾驶农机在省外播种。出省管护粮田,在临潼农民中蔚然成风。

  11月5日,在相桥街道枣张村一处农田里,西安市临潼区恒远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五兴查看麦苗长势。“这里种得早,最近雨水又好,麦苗超过两寸了。我们在省外的播种也基本结束,农机手陆续从河南、甘肃、内蒙古回来了。”王五兴说。

  王五兴是相桥街道的一位农民。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他不仅在省内耕作,还在省外管护粮田超过100万亩。

  2014年5月,临潼的小麦还没到收获期,王五兴“抽空”驾驶收割机去河南省新乡市进行小麦收割作业。这是他第一次出省“经营”。在20多天时间里,他收割了大约2000亩小麦。然后,赶回临潼收割自家地里的小麦。

  “以前在收割小麦前,人闲着,机械也闲着。这次出省,让人和机械都忙了起来,还没耽误自家小麦收割。”王五兴意识到,可以利用各地粮食播种、收获的“时差”,多干活多挣钱。

  一辈子在地里种粮的王五兴突然“开窍”了。当年,他便成立了合作社,购置了2台收割机,招募了4名农机手。“农业机械可以极大提高耕作效率。人手多了,才能接更多活。”他说。

  此后每年,王五兴都要出省“经营”。现在,他的“经营版图”覆盖北京、天津、湖北、河北、山西、四川、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他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既可以进行包括耕、种、防、收等在内的全程托管,也可以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单项托管。

  王五兴的“实力”不断增强。他的合作社已经有农业机械近100台,农机手近200名。

  “人家愿意把粮田交给我管,是因为通过提高管护水平,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王五兴举例说,通过小麦宽幅沟播机械化技术,可以使成本降低10%,亩均产量提高50公斤以上;使用植保无人机,可以节约农药20%以上。

  2021年,多个省份遭遇强秋霖天气,在许多地方,播种机无法进入田地。王五兴用无人机进行播种和施肥,出苗率还不错。

  由于利用“时差”延长了生产时间,王五兴的“农闲”时间越来越短。“每年1月至3月能闲点,但得利用这段时间维修农机。”他说。

  在王五兴等“能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从“老把式”变为“新农人”。每年,仅从临潼赶往河南进行粮食收获、播种作业的农民就超过1200人次。(记者 张斌峰)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