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中铁电气化局:甘钟铁路上的一线坚守
2024年11月08日 16:04 中新网陕西

  “我就是一名在现场解决问题的技术工人,离开工地就没有用武之地”。在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甘钟电化改造2标段项目部,项目副经理张盛冬经常这样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盛冬,199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曾先后参建既有哈大线、宝鸡枢纽改造、大秦扩能改造、既有京沪线、既有沈山线电化改造、既有咸铜线改造等工程,过程中先后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创新标兵”等多项荣誉。

  争当“守岗守则”的排头兵

  甘钟铁路于1991年底建成运营,跨越陕西省延安、铜川、渭南3市,是陕煤南运外送的重要通道。甘钟铁路电气化改造包括正线线路224.52公里以及连接甘钟铁路与侯西铁路的常寨联络线1.9公里。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主要负责甘钟铁路贺家河(含)至钟家村(不含)区段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建,部分路基、桥梁、隧道等病害整治及防护栅栏、声屏障安装等施工任务。甘钟铁路电气化改造后,可大幅节约铁路运营成本,提升区域经济效益,增强陕煤外运通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图为2024年9曰4日,在甘钟铁路张狄区间,张盛冬(左一)在检修列车上与工友们一起进行接触网专业平推工作。韩娜  摄

  张盛冬就负责甘钟铁路电气化改造2标段的施工任务。在管辖段里的每个车站、每段区间、每个隧道、每座桥梁,都留下了张盛冬的足迹。

  “盛冬在项目上有两个宝贝,一个是他的百宝箱,另一个是他的笔记本”,项目部书记王进诠介绍到。张盛东的“百宝箱”就是他每天背着去施工现场的包,包里可谓一应俱全:劳保手套、图纸、线坠、笔记本、……另外那本厚厚的工作笔记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各类事项,每一页都密密麻麻,笔记本也因为来回翻阅变得褶皱。

  “他是项目部里'换司机'最频繁的人,也是把车用的最扎实的。”项目部负责车辆安排的办公室副主任李万荣给我们“诉苦”。为了利用好一天的时间,张盛冬会提前规划好在现场的工作,避免走来回路,尽可能多的多去几个工点,尽快的多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项目部每天派给张盛东的车轮换出勤,一听要跟张盛冬去现场,司机师傅们的口头禅就一定是:“硬活来了”。

  敢当“创新引领”的领跑者

  张盛冬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在现场,张盛冬发现,接触网直埋杆整正时人工回填土夯土效率低,雨后下陷补土工作量大,他就在他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一番捣鼓,直埋杆整正小空间延伸杆夯土机在现场干起了活儿。经过比对,提高了一半夯土工效,还减少了人员补土工作投入。

图为张盛冬在甘钟铁路施工现场进行设备误差测量工作。韩娜  摄

  甘钟线单线隧道断面呈现不规则、多样性的情况,常规梯车不利于施工人员在隧道上部进行锚栓安装作业,他跑了几个隧道,和技术人员一起琢磨,做成了可调节式悬挑平台梯车,并对梯车卡轨器和制动装置进行了改造,使其具备了推行梯车时卡轨防掉道倾倒功能,同比常规梯车的使用,“既安全又提高了作业工效”。

  针对既有轨道吊车组卸料费时、费力、人力投入量大的问题,他牵头进行攻关,发明了易拆卸转运可移动式随车起重装备,“我们是既有线施工,一天有3个小时的天窗点可以施工,以前20个人在一个天窗点里最多能完成9吨多点,用上这个吊装设备,一台装备就能完成27吨路料的卸车任务,快了很多,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实现了'机械化换人'的目的。”现场作业队长王坤介绍说。

  “时刻不能忘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

  每每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中铁电化人永远冲锋在前,时刻牢记责任和担当,张盛冬也不例外。

  2021年10月20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在黄韩侯线北芝段,国家电网5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倒塌砸毁接触网工程,张盛冬带领60人连续奋战20个小时冒雨完成了救援抢通;2024年3月22日,黄陵西至七里镇区间城梁隧道口,因地质灾害垮塌造成列车颠覆脱轨引起线路严重,在他的带领下,100人、10个小时清理并完成了线路恢复工作;2024年8月9日,他又带领79人救援抢通了甘钟线甘泉至富县、富县至黄陵区段因洪水损毁10KV贯通线支柱和线路工程,一干就是24个小时。“时刻不能忘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他在带队抢险时给工友们说得最多的话。

  目前,甘钟铁路已完成了热滑试验。“我们完成了大考,成绩还不错。”张盛冬和他的工友们很期待这条陕煤南运外送的重要通道早日开通。(李丹)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