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零下3度的寒夜中,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一处杨山集输作业区站控外输岗员工贺延雄在巡检时发现3#外输泵地漏管线冻堵,他有条不紊的用一桶桶热水进行浇洒,20分钟后,终于隐约听见“咝咝”的过油声从管线内流过,此时贺师傅的眉宇间已经结了一层白霜,但地漏恢复正常,确保了生产平稳运行。这是杨山集输作业区员工积极应对极寒天气,将“寒冬”变“暖冬”的缩影。
近日,受寒潮影响,陕北油区温度降至零下5度,极寒天气为原油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输油一处深化冬季安全生产全员一盘棋思想,积极应对、严防死守,优化生产组织,强化安全管控,全面进入“战时”状态,为全面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目标打响“暖冬”保卫战。
全面布防保安全。针对冬季气候寒冷,夜长昼短,设备、管线多,面积大等实际情况,迅速启动冬季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落实《冬季生产运行管理措施》《冬季设备管理措施》等相关要求,充分利用站控岗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关键生产装置、长输管道、设备设施运行动态,及时获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加强与各岗位间的信息沟通,做好信息反馈,有效确保生产安全、有序、平稳。值班干部员工加密设备巡检频次,加大要害部位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时采取应急保温、防冻防堵等各项措施,确保不冻坏一台设备、不冻堵一条管线、不冻伤一个员工、不发生一起伤害事故。
强化管理抓整治。利用早班会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利用周度例会组织开展“反违章,提建议”“岗位安全大讨论”等活动,以“重实”站高位、用“宣讲”提认识、靠“推广”见实效,引导干部员工接受心灵的“洗礼”,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思想根基,确保生产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同时,针对冬季雨雪天气多、室外温度低、安全风险加大的实际情况,利用周检组织开展安全环保检查,全面排查储油罐区、外输泵区、加热炉区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对两座站库设备设施、油汽水管线冬防保温、运行参数、安全附件进行全面检查,对现场出现的超压、超温、超流量、超液位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将隐患防患于未然,扎牢安全生产管理“藩篱”。
冬季培训夯基础。针对冬季事故易发的特点,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管理理念,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培训为主旋律,分层级、分类型制定冬季安全专项培训计划,通过“每日反馈+定期通报”双监督模式,充分发挥微信平台便携性、时效性特点,创新反馈方式方法。按照员工需求进行“量体裁衣”,打破原有的刻板教学方式,将课堂直接搬到现场,采用“一对一”“轮岗讲课”“师徒结对”等方式,积极应对技术“新手”以及员工“偏科”,利用员工角色互换、你问我答等形式开展练习和考试,引导员工进行岗位自学,拓宽培训覆盖面,确保培训人员“看得见”、培训内容“听得见”,有效杜绝“上热中温下冷”“走过场”现象,将冬季安全专项培训走深走实。(朱怡敏)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