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传承与创新:黄河文化传播论坛”在陕西科技大学举办。论坛旨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促进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陆赵情介绍,陕西科技大学的黄河文化传播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过去的五年里,研究院致力于黄河文化影像传播,汇聚了一批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与传播的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平台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力推动黄河文化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为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坚实支撑。

论坛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八所知名高校的教授们相继登上讲台,围绕黄河文化传播展开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碰撞出更加璀璨的学术火花,为黄河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其中,杨琳教授围绕“黄河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展开论述,阐述了黄河文化在传承与融合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杨教授强调,黄河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追溯上,更要注重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转化。陈刚教授围绕“黄河题材的文艺作品”进行漫谈,详细阐释了黄河的自然风貌、历史背景以及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金栋昌教授以黄河文化的时代定位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标示中的陕西黄河文化,强调了黄河在中华文明发展序列中的重要地位。杨惠珺生动讲述了黄河艺术语言的多元表达,详细介绍了黄河美术的独特魅力。
参会学者们纷纷表示,此次论坛提供了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各位学者们在这里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火花,共同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业添砖加瓦,也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