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市县新闻

榆阳区:唤醒“沉睡”耕地资源 让盐碱地破“碱”重生
2024年11月29日 16:18 榆阳宣传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近年来,榆阳区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生产工作,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从政策引导到技术支持,从资金投入到人力保障,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盐碱地及沟道地治理项目,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1月26日,记者在鱼河镇郑家沟村看到,多辆挖掘机轰鸣作响,来回穿梭,正在紧张有序地实施挖土、开沟等作业,为铺设排水暗管铺垫蓄势。曾经死气沉沉的盐碱地,如今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据介绍,排水暗管能有效排除盐碱地中的多余盐分和水分,降低土壤盐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在排水暗管铺设完成后,工人们将回填沙土,平整土地,并施加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为老百姓种植粮食作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这里的盐碱地荒废了很多年,今年启动了盐碱地改良项目,盐碱地治理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大面积流转土地,全体村民人人都可受益。”鱼河镇郑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斌说。

  今年以来,榆阳区积极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鱼河镇、鱼河峁镇、上盐湾镇盐碱地及沟道地实施治理项目,涉及3个乡镇8个行政村。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让原本贫瘠的盐碱地和沟道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鱼河镇郑家沟村涉及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2200余亩。其中平整土地1500余亩,开挖排水干沟3公里,排水支沟两公里,埋压排水渗管33公里,通过综合治理,畅通了水利排灌系统,降低了土壤盐碱度,做到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水稻田。建成后预计亩产水稻 1300斤,每亩收入较之前增收1500多元。”鱼河镇镇长马涛说。

  据了解,2024年榆阳区盐碱地及沟道地治理项目计划治理面积4845亩,其中,平整土地2623亩,新修田埂57.54公里、排水干沟8.18公里,埋设排水渗管63.36公里,新修灌溉渠10.46公里,敷设灌溉管道2.48公里,新修灌排建筑物714座,耕地深翻深松、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4845亩,增施土壤改良剂2883亩。截至目前,已完成田块整治工程1200亩,开挖排水干沟7076米、排水支沟1912米,完成渗水排渗管2.4969万米,排水干沟清淤1982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

  “我们在无定河畔对盐碱地和沟道地进行综合治理,2025年将在鱼河镇、鱼河峁镇、上盐湾镇的7个村治理沟道地和盐碱地4850亩。通过土地平整、排水渠开挖、排渗管埋设、渠道砌护、土壤改良,将沿线4000多亩的盐碱地全部建成水稻种植基地,实现米量产的目标。”区农田水利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王惠说。

责任编辑:王雨蜻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