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西安市委文明办联合浐灞国际港文明办,在新筑街道于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西安市“乡风文明 美在西安”主题系列示范活动暨西安浐灞国际港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会,通过文明乡风示范村实地观摩和经验分享,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工作深入开展。
来自市委文明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以及浐灞国际港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工作人员实地观摩市级乡风文明示范村于新村的文明乡村创建工作,详细了解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培育情况。86户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让现场观摩人员感慨“这里像个度假山庄一样,干净、美丽、雅致。”走进西安好人周竹荣家,窗明几净的阳光房里栽种的花卉生机勃勃,将小院装点得格外雅致,周竹荣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为了方便老人四季都能晒太阳,周竹荣给家里搭建了阳光茶室,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她的孝心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称赞她为当之无愧的“好儿媳”。
于新村将古老的水塔改造成乡情小院,将乡村民约印在水塔墙体上,时刻提醒大家讲文明、遵法纪、树新风,古风古韵的乡情小院如今已成了大家记住乡愁的打卡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建美好乡村,大家都是责任人”……于新村打造了孝道巷、乡史文化巷、生活垃圾分类文化街等五条特色文化长廊,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导着人们自觉弘扬传统美德,争当文明使者,携手共建美丽于新。于新村以“四老”(老模范、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人员为主,组建了“老于说事”攻坚队,通过主动发现问题,协调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让“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新时代文明理念在于新村蔚然成风。
在随后举行的西安浐灞国际港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会上,浐灞国际港宣传文体局安排部署了全区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工作。于新村、占家村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孝老爱亲、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从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经验和做法。
新筑街道于新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实践站站长于军武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厚养薄葬,倡导文明、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于新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经验和做法。据介绍,于新村通过开展“好儿媳”“好婆婆”“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自治和法治结合,引导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组建50余人的志愿服务先锋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
新合街道占家村党支部副书记辛利丽分享了如何通过创新宣传载体,修订村规民约,提升硬件设施,传承农耕文化等方式,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占家村改编创作了宣传《文明公约》“三句半”“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义诊、志愿者服务,评选“文明公约践行示范户”等活动,把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引导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
西安浐灞国际港将切实增强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宣传,选树典型,以榜样引领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以“我们的节日”“长安有诗·文明有你”“乡风文明美在西安”等主题活动为抓手,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动,将移风易俗与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一场场理论宣讲、文艺活动、科普讲座、志愿服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继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载体,与时俱进推出文明新民俗,让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会成为文明祭奠的新风尚,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俭以养德的新潮流,让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传统美德成为辖区居民的新时尚。
“浐灞国际港的文明乡村建设让人眼前一亮,环境美、人美,乡风更美。”市委文明办表示,将以“乡风文明美在西安”等主题活动为引领,与区县、开发区文明实践中心联动,推动文化、医疗、法律、科技等资源下沉一线,深入社区、村庄,围绕群众所需,开展接地气、冒热气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实实在在惠民利民,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让乡村更文明,让西安更美丽。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