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旅游

在金石与墨韵之间:“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侧记
2025年02月21日 14:20 中新网陕西

  连日来,在西安钟楼上举办的“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引发关注。精致的拓片与遒劲的题跋相映成趣,为民众呈现了一场以金石为骨、纸墨为媒的文化盛宴。

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

  此次展览展示了五十余件极具代表性的石刻器物及拓片,包括碑石、造像、墓志、经幢等,旨在展现中国古代石刻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作品题跋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安金石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特聘教师贾占强担任。

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

  传拓又称捶拓、拓印,被誉为古代文化传承的“复印机”。走进展厅,拓片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一方唐代石刻诏书拓本格外引人注目,其完整地再现了唐代诏制的公文形式。贾占强的题跋则以真书铺陈,讲述碑刻来源及意义。金石题跋之妙正在于此,它不仅是书法的挥洒,更是历史的考据和文脉的延续。

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

  金石题跋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以对古代器物、碑版、砖瓦等进行考证,并以书法、诗文综合体现的一门艺术,是金石学的重要载体,每处题跋都是书家严谨的注脚。在西魏佛道合一造像碑拓片上,贾占强结合碑刻之意,题诗“殊途百派归一体,自性通达任天然”,这种“以学术入艺术”的创作态度,让作品又兼具了文献价值与审美意趣。他的题跋不拘泥于单一书体,较强调个人书风与碑刻文本、特质的有机融合,时而以楷书题首显庄重,或以行草补空增添灵动,与拓本的纹饰、内容形成视觉与意涵的双重对话。

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

  贾占强非书法科班出身,但真草篆隶样样功力深厚,并善于金石篆刻。数年来,他对铜镜、碑石、砖、瓦四类古器物八十余件拓片进行了研究、赏析和注解,并结集出版了《游骋无穷—贾占强金石题跋专辑》,展示了他在金石题跋领域所进行的创作思考和追求。书画理论家林俊表示,作品集表明书画经过仔细甄别与悉心遴选,属于作者颇费心力、精挑细选的代表作,众里寻他千百度,很有收藏价值。

  在展览现场,有民众驻足于隋杜粲墓志拓本前,低声诵读跋文中的段落;有民众则对陀罗尼经幢拓片啧啧称奇。这种跨越历史的共鸣也印证了金石题跋的魅力,它既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金石拓片“是与古人的对话”,而贾占强的题跋则为这场对话注入了时代的注解。例如,他在北魏千佛造像残碑拓片旁,戏题“泥胎难过河,石坚无奈斧斫”,以诙谐词句消解金石考据的严肃性,令民众会心一笑。

  这批展品历史跨度大,镌刻精美大气,石刻器物的造型、题记与纹饰,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和艺术价值。而贾占强的题跋则致力于将金石学从书斋推向公共空间,使其成为激活传统、启迪时人的桥梁。(完)

责任编辑:王雨蜻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