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西安鄠邑:“检察蓝”守护文明根脉 让历史与青山共舞
2025年03月03日 18:22 中新网陕西

  从紫阁峪濒危的宋明摩崖石刻,到太平河畔由志愿者促成的公益诉讼案例,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检察院以“文化‘寻保传’”与“秦鄠卫”两项工作品牌为抓手,在司法实践中织就历史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守护网。

  文化“寻保传”: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田野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文明赓续千年的精神密码。在十三朝古都西安的鄠邑区现存不可移动文物223处,涵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17处、市级6处、区级19处。

  然而岁月侵蚀与人为破坏,让大量未被记录在册的田野文物面临消亡危机。据鄠邑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培育介绍,2024年3月,鄠邑区人民检察院在秦岭紫阁峪发现20余处宋明摩崖石刻因长期裸露风化,部分题刻字迹几近消失,其中涉及司马光、游师雄等历史人物。

  在发现这一紧急情况后,鄠邑区人民检察院立即向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发出检察建议,推动石刻群定级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中,司法力量正成为激活文物生命力的关键引擎。得益于检察机关的积极督促,负有主体责任的部门在精心维护文物原有风貌与风格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修缮工作;同时,强化管理措施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以提升游客及广大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2024年以来,鄠邑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公安鄠邑分局组成巡查组,先后多次联合开展田野文物安全巡查行动。其中,重阳宫获200万元修缮资金,整修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之中;敬德塔、东岳庙的维修方案已提交省市审批。

  “当看到文物在众人合力下得到精心保护,古迹重新焕发历史的光芒,身为肩负保护传承文物使命的检察官,我们内心深感荣耀与温暖。”胡培育坦言。

  秦鄠卫:秦岭生态的法治哨兵

  “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这座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面对非法穿越、违规开发等生态威胁,鄠邑区人民检察院精心打造“秦鄠卫”工作品牌,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2024年,鄠邑区人民检察院在健全协同联动工作体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与区环保局、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包括案件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等在内的10余项协作配合机制,有效督促相关部门清理秦岭北麓违建28处,总面积达3850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为统筹提升四大检察办案效能,鄠邑区人民检察院跨部门组建了生态环境检察一体化团队,该团队构建了以公益诉讼部门为主导、多部门紧密协同的“四大检察”工作机制。通过强化公益诉讼检察技术室的功能,团队提升了线索发掘能力,形成了打击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

  据介绍,该团队在2023年办理的全省首例秦岭保护区内非法采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在办理葛某等11人非法采矿破坏秦岭生态环境一案中,”胡培育继续道,“我们坚决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要求行为人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并支付相关生态损害修复费用及鉴定评估费用。”

  “我们积极推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惩罚性赔偿+社会化治理’四位一体的办案模式,旨在让犯罪分子深刻认识到,破坏环境以谋取私利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胡培育表示,在该案中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共同修复17余亩,追缴生态环境修复费用74.11万元。

  全民共绘法治“同心圆”

  “我们在走访实践中发现,群众对村落街巷的熟悉度远超想象,能精准捕捉安全隐患、文物线索等专业力量难以察觉的基层治理细节。”鄠邑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卜慧明补充道,2021年太平河河堤塌陷事件发生后,相关单位仅设置警示标志,却未能根本解决问题,2022年该院通过检察业务与社会治理融合数字平台接志愿者举报,迅速立案并督促水务部门完成整修加固。

  工程完工后,志愿者结合自己长期生活经验及周边群众的意见提出“河道底部不平整”的深层隐患。检察机关随即召开听证会,组织专家论证并监督二次整改,最终形成“线索发现-专业整治-群众核验”的治理闭环。该案例因全程引入群众监督机制,成功入选全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据悉,鄠邑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最高检“益心为公”云平台,构建起“1+N”生态保护体系,定期为290余名志愿者与网格员组织专业培训,将网格员转变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联络员,通过数字平台实现线索即时上报、专业快速响应,持续扩大秦岭生态保护的“朋友圈”。(完)

责任编辑:王雨蜻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