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旅游

2025《长恨歌》首演启幕暨20周年庆典活动开启
2025年03月16日 16:23 中新网陕西

  3月15日晚,骊山脚下华清宫内灯火辉煌、喜庆热烈,三千余位嘉宾与观众齐聚九龙湖畔,共同见证“心随陕旅演艺陕西‘盛世长歌·廿载芳华’”2025《长恨歌》首演启动仪式暨20周年庆典活动的开启。

2025《长恨歌》首演活动现场。

  与过去的6000余场演出相比,本次演出尤为特别。它是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连续演出迈入20周年的“首秀”,拉开了2025《长恨歌》上演2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的帷幕。

  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叙事诗《长恨歌》改编的同名舞剧《长恨歌》,依托华清宫“真山真水真历史”,用10幕场景再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千年绝恋,让历史“活”起来,让观众在绝美的场景中与历史、与时代对话。

2025《长恨歌》首演活动现场。

  “震撼、感动、沉思……剧情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余韵绕梁,既让人跟随千娇百媚的杨玉环奉诏入宫,看大唐恢宏气势,又让人在‘渔阳鼙鼓动地来’中感叹家国兴衰。”坦言每年观看都有新感受的周女士表示,“盛世情意长,国破爱别离。在我看来,《长恨歌》不仅演绎帝妃爱情,更把强国梦汇入心田。”

  自2006年公演以来,《长恨歌》在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及现代化表达中,缔造了文旅融合的典范,书写了连续演出20年、演出超6000余场、接待人次1200万的辉煌演艺史,先后荣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组委会特别奖、“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等荣誉。

2025《长恨歌》首演活动现场。

  作为陕西旅游的金边名片,每年3月至11月,“霓裳羽衣”和“比翼连理”便与游客在每一个春、夏、秋季的夜晚浪漫相约。从2021年冬季起,作为经典《长恨歌》的冬季版,冰火《长恨歌》用创意打破固有观念,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基本实现了《长恨歌》全年演出不间断,唱响了室外文旅演艺的四季歌。

  “自2006年首演以来,《长恨歌》每年都会从演出细节到观演环境,从灯光舞美、服装道具,到视觉效果,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了常改常新、常演常新、久演不衰。”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冯超表示。

2025《长恨歌》首演活动现场。

  “去年,我们引入全息投影与裸眼3D技术,打造‘祥云绕蓬莱’的仙宫幻境,赢得了‘每一帧都是壁纸’的观众赞誉。”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恨歌》艺术团团长王波说。

  舞剧《长恨歌》作为撬动区域经济、传承文化基因的超级IP,长盛不衰,场场爆满,2024年营业额突破7亿元。同时,《长恨歌》破解了传统景区收入来源单一、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问题,成功带动周边综合酒店、民宿、康养、文创综合收入超70亿元,成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近年来,华清宫坚持“旅游资源+文化创意”的原则,对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进行挖掘整合,实现了动态的文化演出与静态的旅游资源的巧妙嫁接。同时,华清御汤酒店、华清文创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丰富,华清宫、华清御汤、华清文创、华清管理等五个华清子品牌,以聚合之力不断擦亮“华清旅游”的品牌底色,让拥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3000年皇家园林史的华清宫的当代影响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