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咸阳高新区立足实际,在政策扶持、创新举措、环境优化等多方面打出组合拳,为民营经济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目前,在高新区1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01家,占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88.7%,民营经济在税收、产值、创新成果、劳动就业、企业数量等方面,与全国各地一样形成了“56789”(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发展局面,成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0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占整体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5.5%,特别在以彩虹光电、冠捷科技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中,民营企业填补了整个产业链的空白,在高新区形成了“园区打格子、国企搭台子、民企填空子”的发展格局。
为了更好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咸阳高新区推出数智高新产业智治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便捷、集约的一站式服务。
作为首批数智高新新型工业化示范项目的企业,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的支持下实现了订单、生产、设备、工艺等数据的全面互联互通,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集约化水平。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徽表示,“不管是制造,还是业务都实现了数字化,我们的研发费用一直占营收的比例在3%以上,后续会持续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逐步提升我们在现代AI智能应用,算力方面的产品份额。”如今在生益科技,平均每12秒便有一张覆铜板下线,经过视觉智能检测后自动打包发往全球,全年完成出口总额1.8亿元。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手机、汽车等各类中高档类电子消费产品中。
近年来,咸阳高新区充分发挥“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作用,主动与民营企业对接,推进民营经济创新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发挥好“上门办”“容缺受理”“帮办代办”模式作用,拓展更多知识产权增值服务,用好AI高小新,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咸阳高新区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