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宝鸡技师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助力企业高产
2025年04月03日 14:41 中新网陕西

  “每一套线束组装都要达到严格的工序标准,这份‘执拗’正是我在比亚迪学到的工匠精神。”在宝鸡扶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线束工厂,身着深蓝色工服的李政和正在熟练操作线束智能压接设备。这位宝鸡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锻炼,已成为生产线上的“小能手”,单日装配效率较老员工有较大提升。

  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彰显社会责任

  今年3月初,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订单增加,宝鸡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宝鸡市委、市政府号召,聚焦重点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包括李政和在内的宝鸡技师学院相关专业的47名学生进入宝鸡扶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线束工厂,充实到关键岗位,为助力我市重点园区企业高产注入新生力量。

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实习学生正在检查线束装配运转情况

  宝鸡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海栋介绍,今年开春以来,我们以宝鸡市2025年“春风行动”为契机,掀起了一场“院校赋能产业、技能助力企业”的用工行动。从“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的校企“双向奔赴”,到技能学子进入重点企业生产一线,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用实际行动,为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难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了一份有力的答卷。

  精准对接,从课堂到产线的无缝衔接

  宝鸡技师学院紧抓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此次输送的学生均经过严格选拔,比亚迪还特别开设“绿色通道”,定制专属“赋能计划”,由企业资深工程师进行专业工艺标准培训,并安排学生深入智能化线束产线进行实操组装作业。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以“三对接”(专业设置对接行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抓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学生正在专注地进行手工装配线束及检查工作

  “实训课堂上,老师为我们传授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时,我感到游刃有余。”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谢炎峰在与带队老师交谈中说道。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车间让他提前利用VR技术掌握了超声波焊接、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据悉,这批学生已全员通过企业上岗考核,合格率达100%。

  “我们在实训车间进行实操训练时,老师总是强调‘合格是底线,极致是追求’。如今,我终于有机会将这句话付诸实践。”在装配车间的智能组装产线上,为数不多的女学生张佳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还时常被这种追求极致的挑战激发得干劲十足,甚至从中体会到了乐趣。

  产线课堂,在实战中淬炼技能本领

  晚9点的比亚迪线束工厂灯火通明。在线束检测区,学生晁帅正用智能仪器检查线束。“主动加班不是为了‘耗工时’,就是想多学点新技术。”这位主动申请加班的00后学生,已连续多日保持日均8小时以上的在岗记录。

实习指导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使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线束装配

  “这不是个例。”带队教师席跃兵的《工作日志》中记录了这样的细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马勇勇主动要求加班加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王诗雨积极调整心态,快速掌握智能化设备操作;十余人加入“产能攻坚突击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输送,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从“要我学”到“我要练”的转变,正是校企双元育人成效的生动体现。学生何洁在与带队老师的谈心中坦言,“车间里价值百万的智能化设备,比咱们学校实训室里的设备先进不少,多留一小时就能多掌握几项参数调试技巧。”

  这种内生驱动力的形成源于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在“三对接”基础上增设“职业素养培育模块”,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把实训车间管理标准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并通过思政大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这种从“技能传输”到“价值共生”的转变,正是产教融合“化学反应”的生动体现。

  宝鸡技师学院院长贾小勇表示,学院始终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作为办学核心,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起校企协同发展的育人模式。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完成从课堂到产线、从生疏到熟练的蜕变,成长为支撑企业高效生产的中坚力量;教师则在产教协同中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闭环提升,真正构建起校企双元育人的“第二课堂”。这种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的培养模式,既彰显了技工教育的核心价值,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形成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