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2025年西安市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工作班开班。
此次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班采用“工院共育”的培训模式,全年计划组织6期,重点讲授时代精神与工匠精神、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热点、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等内容。555名市级及以上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三秦工匠、西安工匠获得者和优秀职工代表等将分批次参加学习。
开班仪式上,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向平作开班讲话。他指出,举办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班,是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希望参加培训的各位学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当好思想上的传播者,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广大职工的干劲、钻劲、闯劲激励起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勇攀技术高峰,当好创新上的引领者,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产业前沿知识,把现有的荣誉当作进取向上的动力,以培养技能人才、传承工匠精神为着力点,助力更多的人才实现从“工”到“匠”的跃升。要弘扬时代新风,当好行动上的示范者,不仅在技能技术上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更要用自己的示范行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4月14日起,全市优秀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班也将陆续开课。今年,市总工会全年拟计划组织7期,每期设置2个培训班,内容包含电工技能、信息技术、班组长管理能力、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等,每期培训周期为5天,采用2天线上学习+3天线下集中授课方式进行,预计培训超700人次。
据悉,为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帮助劳模工匠型人才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提升素质,推动职工素质不断提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自2023年起,市总工会开展了全市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优秀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两年来,通过“线下+线上”“市内+市外”相结合的“工院共育”培训模式,共计培训各类劳模工匠、优秀产业工人约2500人,涉及培训工种16项,补助培训资金400余万元,切实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和职业荣誉感,有效提升了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拓宽了职工由“工”变“匠”的成长通道,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为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西安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