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漫过金凤山脊,丹江的水汽携着“22℃商洛”的清凉,将满城浸润成一块温润的琥珀。那轮曾照亮商於古道、见证商鞅变法车辙的明月,如今又为全运会女排资格赛洒下银辉。商洛正以千年文脉为经、赛事为纬,编织着“一都四区”的现代传奇,绘就一幅山水与人文交织的绚丽长卷。
丹江水镜照古今,双弦共奏新乐章。秦岭的褶皱间,丹江如一条灵动的琴弦流淌。两千年前,它映照过秦楚商贾的扁舟;今朝,它倒映着全球多国沙排健儿的身影。考古学家在孝义湾战国墓群中发现的战国陶罐,见证了历史的沉淀;而在“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商洛市棣花古镇排球馆)里,运动员们正用汗水书写现代文明的新篇章。无论是古老的青铜纹样,还是现代体育赛事中的精彩瞬间,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观众席上欢呼声未歇,丹江公园的玉兰已悄然绽放,给运动员们的战袍洒上一抹暗香。这座城市,总能让激情与诗意并存——金丝峡的飞瀑是丹江龙舟赛的啦啦队,木王山的杜鹃花是镇安山地马拉松赛永不褪色的彩旗。
曾经李白骑马走过的商於古道,如今已变成了骑行绿道,骑行者们飞驰而过北宽坪,在那里留下了红色的记忆。而今,在秦岭博物馆的玻璃墙上,可以看到来自五大洲的排球少年们的身影。这座以夏代玉牙璋为原型设计的建筑,正用297米的跨度,丈量着百万年人类足迹与当代体育精神的对话。商州人已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清晨的望江楼广场,老人们的太极招式行云流水;暮色中,夜跑的青年穿梭在灯光辉映下的丹江两岸,篮球场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处处跃动着商州人对运动的炽热。这座曾因“四皓避秦”闻名的隐逸之地,如今正敞开怀抱,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水,打造成面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当体育馆的灯光渐熄,商洛的夜市才刚刚点燃另一场盛宴的炉火。金黄酥脆的商州水煎包征服了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商州大烩菜则以一锅丰盛的炖煮征服味蕾,质朴中见真章,它更是地方饮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千年的浆水点卤绝技,让黑龙口豆腐在铁板上滋滋作响——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美味曾慰藉过商鞅封地战士们的疲惫身心;镇安黑米皮淋上辣油,红亮如女排姑娘的赛服;备战全运会的健儿们品尝着特制养生商芝肉,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箴言化作舌尖上的芬芳。商洛的独特风情,能把任何胜负都酿成丹凤葡萄酒的醇香。
塔云山星光下静谧如梦,城市展示馆内的模型仿佛诉说着从古至今的变化,贾平凹笔下的荷塘映射出现代化游泳馆的光辉,女排姑娘们的呐喊唤醒了大云寺沉睡的记忆。捧起奖杯的时刻,使这座山水之城的宁静与美景完美融合。被司马迁载入《史记》、李白誉为“幽独访神仙”的商洛,正通过举办各类大型赛事和群众活动,编织出新时代的传奇,在“中国的中央水塔”铺展出一幅幅动人的“天开画卷”。这里,山水与奖杯同辉,历史与未来共酿,“国际赛事名城”的蓝图在“22℃商洛”的经纬里织就。“中国康养之都”的绿色脉搏跳动着生态保护的使命,木王山的杜鹃海、牛背梁的冷杉林与柞水木耳的菌香共同勾勒出“秦岭最美是商洛”的画卷。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古老中国的青春脉动、触摸到美丽中国的生态诗行。(商州融媒)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