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旅游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
2025年07月01日 09:50 陕西日报

  6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宝鸡市文物普查队高新第六分队日前在宝鸡市钓渭镇谭庄村附近发现一件精美的博山盖绿釉陶奁,器型完整精美,实属少见。

  谭庄村地处渭河南岸二级台地。普查队员在沿河岸台地断崖搜寻时,发现一件表面施釉的陶器。“这件陶器仅有一小部分暴露在外,我们清理掉周围的泥土后,一件精美的博山盖绿釉陶奁逐渐显露出来。”宝鸡市文物普查队高新第六分队队长郑丽娟介绍。

  此次发现的博山盖绿釉陶奁由奁盖和奁体两部分组成,表施绿釉,内里为赭红色泥胎,奁盖呈博山形,山峰间装饰有动物图案,奁体呈圆筒形、直腹,上下腹分别刻有两道凹弦纹,弦纹间模印山虎等怪兽图案,底部为3只熊形矮足。带盖通高23厘米,口径20厘米。

  据介绍,奁是我国古代一种放置梳妆用品的器具,兼作贮存酒和食物的盛器。奁最早出现于西周,流行于战国至唐宋年间。经历代发展,奁的款式变得丰富多样,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观赏性。釉陶奁为东汉时期创烧,继承了商周的施釉技术,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代表汉代陶艺制作的最高水平。

  经过对陶奁出土位置的查看,普查队最终在断崖处发现3座汉代墓葬,达到墓群的认定条件。(记者 赵茁轶)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