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疆戈壁滩。车队沿着无人区边缘,驶向戈壁深处某基地。车队最前方是四辆标志性自研车:数字化口腔诊疗车、数字化口腔影像工艺车、口腔诊疗方舱和口腔诊疗保障方舱,这正是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巡诊医疗队,承载着使命疾驰。
自2006年起,这个“车轮上的口腔医院”累计行程36万公里,服务官兵逾30万人次,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一流技术为兵而医,一流成果为战而研,一流人才为军而育。
前不久,在南部战区某场站,披着迷彩外衣的诊疗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病人:一群刚结束飞行任务,便专程赶来就诊的飞行员。由于飞行时间长、昼夜训练不规律、饮水较少,很多飞行员容易出现牙周炎症和牙结石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飞行时会出现航空牙痛,严重影响训练任务。
队员们耐心地给飞行员们洁牙,仔细地涂氟。结束后,又将漱口水、脱敏牙膏和药物递到飞行员手中,认真嘱咐着后续的口腔保健要点。
守护雄鹰顺利奋飞蓝天,一直是医疗队的重要职责。某重大演训任务,一名有着20多年战斗机驾驶经验的飞行员突发牙齿肿痛。短短几天时间,连面部都肿胀起来,严重影响执飞任务。情急之下,队员侯锐决定采用中医外治法,通过针刺治疗和耳穴压豆,十分钟后肿胀明显消退,疼痛也大大减轻。飞行员竖起大拇指,难掩惊讶与感激:“真是立竿见影!”
保护官兵口腔健康,保障官兵战斗力,始终是医疗队努力的方向。20年来,诊疗车载着队员们行程超36万公里,服务边防连队70余个,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更丈量着人民军医为兵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提出研发诊疗车想法的赵铱民院士,心里想着的都是基层官兵:驻守高原的士官杨添,因患急性牙髓炎疼痛难忍,又一时无法下山,竟自己用老虎钳把牙拔掉。这件事一直催促着赵铱民带领口腔医院尽快研制出“数字化野战式口腔诊疗车”。
面对“医生造车”的质疑,他们攻坚56天给出了答案:首台野战口腔诊疗车搭载了完整的诊疗单元,被专家评价为“相当于一个中心医院口腔科的实力”。
起初,官兵们对医疗队热情不高,认为只能做简单检查、开药。但当大家看到车上齐全的诊疗、手术设备,能够现场解决口腔疾病问题后,就诊官兵连忙排起长队,从早8点忙到深夜12点成为队员的常态。
十年间,诊疗车完成了四次技术跨越:第二代车增设消毒系统,确保高原巡诊时器械能循环使用;第三代车搭载数字化义齿制作设备,可以让边防官兵当天戴上定制牙冠;第四代车采用军用越野底盘,能够征服曾经车开不进的高原荒漠。现在,医疗队又携带最新的口腔种植机器人,跨越山海奔赴新疆,全力为军服务。
诊疗车开进了官兵心中,医疗队也把目光投向战斗力保障。一次战伤救治演练中,模拟伤员生命体征急剧恶化,氛围很是紧张。当得知这能精准反馈救治效果的“伤员”竟是医疗队研发的战创伤模拟人“勇士”时,参训卫生员惊得瞪大眼睛。
“勇士”的诞生,源于医疗队巡诊时听到的基层心声:传统训练模式难以应对真实战伤。赵铱民敏锐意识到,守护战斗力绝不能局限于口腔治疗。当该校预防系张杰教授带回外军模拟人使战伤死亡率降低10%的消息后,一场跨领域科研攻关就此启动。
研发团队横跨野战外科、人工智能等十余个学科,历经百余次试验,终于让“勇士”能精准模拟呼吸心跳等生理功能,体内30余种内置感应器能够根据现场战伤救治措施,实时自动反馈救治效果。如今,“勇士”已装备全军150余个单位,累计培训22万人次,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官兵急难愁盼中迸发出的创造,在医疗队不可胜数:为解官兵缺牙之苦,白石柱、谢瑞等人赋予口腔种植牙机器人“透视眼”与“灵巧手”,让优质种植牙技术辐射基层;王勤涛、刘青目睹高原战友被唇炎困扰,便研发出多功能护唇膏,如今已作为全军列装药品供应4000万支;徐礼鲜的高原医用液体治疗仪与口服高氧液,开创了高原人体供氧治疗的新渠道,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医疗队在驻疆某基地,遇见过一名50多岁的高级军士。他年轻时在某重大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身体受到损伤,牙齿早早脱落。赵铱民听说后,决定亲自为其修复牙齿。因为对方口腔条件复杂,连续两天,他从白天忙到深夜,才彻底解除了病痛。军士话不多,但眼神里满是感谢,亲眼目睹这一切的王胜朝说,“那是两个军人的相互致敬!”
一次巡诊,最远的哨所已深入到罗布泊西端。哨所就几间平房,还有一个仅几十平米的人工湖。除了来送菜的司机,值守的战士有长达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见过其他人。
看见面前简陋的环境,医疗队员沉默了,卯足劲给战士们看病问诊。除了口腔疾病,感冒发烧、皮肤溃烂等问题队员们也尽可能予以解决。离开时,9名战士整齐列队,一个接一个向医疗队员敬礼、拥抱。拥抱时,很多队员的手掌刚碰到战士挺直的脊背,眼泪就“唰”的流下来。
多年来,口腔医疗队坚持“授鱼”与“授渔”并重,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他们先后在基层部队开办口腔健康科普知识讲座200余场,沿途向基层官兵发放保健资料20余万份,免费培训基层部队自主选送的军医千余名,从源头上缓解了基层部队口腔医生紧缺的现状,被誉为“传播口腔健康的宣传队、培训防护技能的教练团、官兵口腔健康的守护者”。(乔帅 张语桐 丛墨涵)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