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守护中华鲟 以“清单”替代“菜单”
2025年07月22日 09:48 群众新闻

  “请问,你们这里有卖过标有‘中华鲟’的产品吗?”“您知道吗?‘中华鲟’其实是保护动物,禁止非法交易的。”7月16日,礼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郑妮在某知名水产店温和地问道。

礼泉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开展某餐饮店“回头看”(李帅 摄)
礼泉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开展某餐饮店“回头看”(李帅 摄)

  曾几何时,走进繁华的餐饮场所,一句“来份‘中华鲟’尝尝鲜?”似乎成了彰显品味与格调的开场白。菜单上,“中华鲟”这三个字,如同金光闪闪的招牌,吸引着无数食客的目光。然而,这背后隐藏的,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消费误导大戏。

  中华鲟,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应在清澈的江水中自由遨游,却不幸成为了餐桌上“高端”的代名词。礼泉县检察院的一次深入调查,如同利剑出鞘,揭开了这场以假乱真的闹剧。

  5月25日,礼泉县检察院检察官郑妮一行穿梭于餐饮场所、农贸市场、水产品店之间,他们发现,多家酒店的菜单上,“中华鲟”赫然在目,被冠以“珍馐美味”之名。然而,当真相被揭开,所谓的“中华鲟”不过是从本地水产品店购入的人工养殖普通鲟鱼。商家们为了吸引顾客,不惜以“中华鲟”为噱头,将普通鲟鱼包装成珍稀物种,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制造了一场场消费误导的盛宴。

  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虚假宣传,更严重的是,它模糊了“中华鲟”作为保护动物的法律边界,让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逐渐淡化。长此以往,这无疑会助长对野生动物的非法捕捞和交易风气,对生态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6月7日,礼泉县检察院迅速行动,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如同一道严厉的法令,直指问题核心,商家以“中华鲟”为诱饵售卖普通鲟鱼的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更可能削弱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认知。必须从源头整治,才能还市场一个清白!

  据了解,此次检察建议书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整改要求,全面排查辖区内的餐饮场所和水产品经营户,严查使用“中华鲟”等保护动物名称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加强法律宣传,明确告知经营者不得利用保护动物名称误导消费者,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确保类似乱象不再发生。

  6月13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迅速响应,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他们全面排查、依法处罚,督促相关商家立即整改。菜单上的“中华鲟”被一一删除,宣传用语被更换为更加规范的内容。同时,辖区内还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消费者理性消费。6月27日,该院收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整改回复。

  7月16日,礼泉县检察机关再次开展“回头看”行动。他们走访了相关餐饮场所和水产品店,发现曾经泛滥的“中华鲟”标签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商家们均能规范使用商品名称,消费者对“中华鲟属于保护动物、禁止非法交易”的认知也显著提升。这场针对“虚假标签”的整治行动,不仅净化了市场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礼泉县的市场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也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礼泉县检察院检察官说郑妮说。

  中华鲟,这一“水中活化石”,它的生存与保护关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礼泉县检察院检察长张兵表示,该院将继续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依托,紧盯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他们将与相关部门携手并进,共同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守护好每一个与人类共生的珍贵物种。让“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深入人心,用法治力量为生态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礼泉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雨蜻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