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5日,陕西省吴起县遭遇强雷暴雨天气,局部地区19小时内降水量突破231毫米,最大雨强50.6毫米/小时……
短时超强降雨、河道水位上涨所引发的洪涝灾害席卷油区,导致电力中断、通信失联,道路冲毁、井场受损,油田生产运行系统面临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吴起采油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全员发力打响灾后重建攻坚战。
7月25日上午10时,吴起采油厂召开紧急防汛调度会,立即启动红色应急响应。会议从人员值守管理、压实防汛责任、做好应急准备、加强监测预警、强化信息联动、精准摸排灾情、履行国企担当七个方面,就强降雨应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安排专人监测,各单位专人每30分钟监测上报一次河道水位变化情况;在岗人员原地待命、暂停换班、轮休;基层单位须精准统计并上报在岗及休假人员信息;基层负责人作为现场总指挥,险情发生时需有序组织抢险、救援及撤离,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
七大领域16条应急防护措施,上下联动,衔接内外,采油厂密织起牢固的防汛抗灾“防护网”,以国企担当全力保障人员绝对安全和企业安全度汛。
7月26日,雨势渐歇,汛情逐缓,吴起采油厂灾后重建战役全面打响。上午八点,采油厂就灾后复工复产进行动员部署,针对油区大面积停电断网、道路桥梁毁损、房屋坍塌、场站水淹严重灾害,为破解通讯阻断、灾情未清等困境及难题,迅速推行“包片负责制”,组织厂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奔赴一线,现场指导基层开展生产自救与灾情摸排工作,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扎实依据。
在指导复工复产中,该厂坚持“先易后难、先通后畅、先生活后生产、先排险再复产”原则,有序落实道路桥涵维修、电力设施恢复、生产管线堵漏、基础设施保障及储运站点运行等各项灾后重建工作。
各部门分工明确、靶向发力:油建科负责严重水毁路段勘察及便道开辟,保障生产车辆通行;供电车间优先保障生活用电和高产井区供电,集中力量抢修高压线路、变压器等受损电力设施;巡护主体单位全面排查油水管线,重点整治河道穿越段隐患,严防跑冒滴漏;造价管理科牵头,为井场、房屋、护坡等受损基础设施制定修复方案,分类推进修复;勘探开发研究所负责储运站点工艺装置抢修方案;选油管理办公室统筹联合站原油处理能力,确保生产链条顺畅……
此刻,基层采油队、联合站成为采油厂灾后重建的“主战场”。井站的职工们或蹚着齐膝深的积水,或在淤泥中步履蹒跚,逐一核对井站设备设施,细致统计损毁情况;面对道路塌陷,人人手握铁锹,铲土、填埋、踏实,动作一气呵成。从加固井场护坡,到修复输油管道、恢复供电和通讯网络,每一幕场景、每一名职工都身体力行着灾后重建的加速度。
“当前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迅速行动、科学调度,全力以赴保障生产秩序和职工生活。”在新寨采油队及李安沟门联合站救灾现场,吴起采油厂厂长钟宝鸿面对现场的干部职工们强调,要集中力量抢修主干道路,确保原油运输和抢险物资供应畅通;必须加快恢复电力设施和网络通讯,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要严密排查隐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同时,要妥善安置受灾职工和外协单位人员,全力保障职工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油区主干道路抢通115条,764公里;支干线604条,1347.5公里,恢复油井2057口;44条电力主线路,目前有8条正在紧张恢复中,其他全部正常;薛岔作业区、周长采油队、丈方台采油队及张坪基地内部信息网络恢复;为生活受困基层职工提供方便面60余箱、饮用水百余件……7月26日晚九点,各包片负责人纷纷汇报当日灾后重建进度。
目前,吴起采油厂正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从党员干部到普通职工,从抢险救援到复产复工,每一个石油人都在争分夺秒,力争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用满身泥泞与坚韧不拔,诠释“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及“爱厂如家、爱岗敬业”的责任与担当。(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