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教育科技

西工大团队历时24年研制 仿鸟飞行器首次“飞”出国门
2025年08月18日 10:21 陕西日报

  8月16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航空学院宋笔锋教授团队研制的“信鸽”仿鸟飞行器日前参加了中柬“金龙-2025”联合演习。这是我国仿鸟飞行器首次“飞”出国门参加国际联合军演。

  鸟翅类别多样,构造与飞行方式复杂,具有扑动—扭转—扫掠—展缩—弯折的复合运动特性,飞行范围跨层流与湍流混合区,气动机理解析难,仿鸟飞行器设计方法缺失。据团队成员介绍,研制“飞得久”“飞得像”“飞得稳”的实用化仿鸟飞行器,是国际上的重大技术挑战。

  宋笔锋教授团队历时24年,从“机理揭示”到“技术攻关”再到“样机研制”,在国内外率先建立仿鸟飞行器技术体系,率先在给定能源下实现“飞得久”“飞得像”“飞得稳”的目标,并形成实用化产品,引领仿鸟飞行器研究。

  团队分析了上百种鸟翅,构建了典型鸟翅的外形和运动模型,将鸟翅分为“升重类”“推重类”“推升类”3类型式,建立了鸟翅臂手翼产生升推力的全新公式;发明了“外形—柔度—微结构—运动—频幅”的扑动翼五步法设计方法,大幅提高气动效率,巡航飞行气动效率分别达到雀、鹰、鸽的84%、87%、90%,实现了“飞得久”;发明了圆锥摇臂仿生复合扑动机构,实现了仿鸟“飘叶起降”,外形动态隐蔽性媲美鸟类,实现了“飞得像”;突破了高抗风、扑滑稳定转换、避障以及整机高能效匹配等设计集成技术,实现了“飞得稳”。

  据了解,团队研制了重量从30克到3000克的7型仿鸟飞行器,其中“云鸮”和“信鸽”先后以154分钟和185分钟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前,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系列节目《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第六集“仿生无界”中,团队成员杨文青和学生一起,向观众演示了“信鸽”和“云鸮”的“绝技”。体型小巧的“信鸽”,不仅完成了低空绕飞任务,还平稳穿过了一个1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完成了高难度动作挑战。翼展达到1.8米的“云鸮”顺利完成快速起飞、滑翔飞行和扑滑转换,并在识别降落目标后自主完成降落,成功完成了挑战任务。(记者 吕扬)

责任编辑:吴西檬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