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信号一旦因停电或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发生中断,牵动的是千家万户的心弦与生计。一个焦急等待手机信号恢复的独居老人,一家因网络中断而无法扫码点餐的小面馆……当“断网”的告警响起,陕西移动工作人员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刻。他们以快速响应、细致关怀和主动担当,将服务的温度传递到三秦大地的各个角落。
翻山越岭,洪流中的通信“生命线”
近日,延安吴起县遭遇强降雨天气,洪水肆虐,县域多地网络信号中断。陕西移动延安分公司装维人员闻令而动,兵分多路,在泥泞与洪流中,开启了通信保卫战。
在偏远山区,洪水导致多处光缆断裂,抢修人员背负沉重设备,在泥浆裹足的山路上艰难跋涉,爬过滑坡地带。抵达故障点后,他们争分夺秒进行布放线缆、精准熔接。数小时奋战后,基站信号终于恢复。
城区一处通信机房告急,暴雨冲毁线缆,积水漫入,威胁着网络设备安全。抢修队接到告警后,立即冒雨赶赴现场。眼见积水已经漫过设备底座,队员们立即分工:有人扛起沙袋,封堵积水入口;有人将设备抬升至安全高处,争分夺秒紧急排水。整个团队通力合作,经过连夜紧张有序的抢修,成功排除险情,保障了城区网络信号的平稳运行。
信号满格的背后,是陕西移动闻令而动的响应速度与专业高效的保障能力。当周边居民得知雨夜中发生的一切,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有信号,心才定啊!”陕西移动始终将保障通信畅通、服务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有呼必应”的服务承诺,为千家万户守护那份至关重要的信息连接。
服务速达,工具箱里的“邻里情”
在榆林榆阳区航宇路社区,陕西移动网络工程师王师傅的“百宝箱”远近闻名。除了专业的光功率计、网络测试仪,还有一本他精心手绘的故障排查手册。“李大爷家是路由器信道‘打架’了,张阿姨家光纤接口落灰影响信号,其实很多问题不用换设备就能解决。”王师傅一边娴熟地检测,一边耐心解说。只见他手中的测试仪数值跳动,光衰值从欠佳的-28dB优化到良好的-18dB,用户家里的网速瞬间从卡顿的10Mbps飙升至流畅的300Mbps。据统计,今年以来陕西移动开展“宽带义诊”上门服务近10.5万用户,网络故障报修量显著下降。
王师傅高效响应、细致排查的工作模式,是陕西移动落实“客户诉求,高效响应”承诺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上门快修”不止于故障问题的解决,更体现了服务响应的“第一时间”。做生意的赵先生感触最深:“早上到店里来发现没网了,打了报修电话没多久,王师傅就利用午休时间上门搞定,还帮我加固了网络防火墙,太省心了!”这样高效率、有温度的服务及时化解了用户的“急难愁盼”。
高温逆行,塔尖上的“孤勇者”
夏日炎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南枝白村及周边区域受高温天气影响突发通信信号中断,村民联络与上网受阻。陕西移动基站工程师接到告警后,立即顶着热浪奔赴现场。
抢抓正午高温前的窗口期,陕西移动网络维护人员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攀向三十米高塔,顶着高温,仔细检查设备,快速定位故障点并更换了老化的跳线,成功排除故障,设备很快恢复正常运行。
“这下好了,孙女可以正常上网课了!”现场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南枝白村地处山区环境相对严酷,夏季高温、雨季雷电易引发基站故障。陕西移动工程师们始终坚守一线,无论是泥泞中搬运设备,还是检修基站故障,都能及时响应。
每一次信号中断的告警,陕西移动工程师们都能够迅速响应奔赴故障现场。他们用专业、汗水与热忱,将“有呼必应”四个字,传递出最有形的服务力量与民生温度。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