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随着一声轻响,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互助社区明苑小区80岁樊阿姨家客厅的灯重新亮起,暖黄的光线洒满房间。老人眯起眼睛适应了几秒,随即握住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可算亮堂了,晚上起夜再也不用摸黑,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8月19日,互助社区志愿者敲开樊阿姨家门时,客厅和卧室的灯都“罢工”了。昏暗的光线下,樊阿姨正扶着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大儿子慢慢挪动。“孩子离不开人,我这把老骨头爬高换灯也犯怵,正愁呢。”老人话音刚落,社区工作人员立刻掏出手机联系物业。
半小时后,物业师傅带着新灯泡匆匆赶来,架起梯子、卸下旧灯、换上新灯……一连串动作麻利迅速。当卧室的灯也亮起时,樊阿姨眼眶有些湿润:“你们来得比亲人还快,这下夜里照顾孩子也踏实了。”志愿者还顺手检查了插座,叮嘱老人有困难随时打电话,屋里的笑声驱散了连日来的压抑。

与此同时,互助社区的另一个小区里,一场热火朝天的清理行动正在火热进行。“您瞧这些旧家具堆在这儿,既挡路又碍事儿,真要遇上火情,多耽误事啊!”志愿者小李一边帮居民搬着沉甸甸的纸箱,一边笑呵呵地劝说,语气里满是邻里间的真切关怀。
楼道间,一抹抹“红马甲”的身影穿梭忙碌:有人弯腰抱起散落的杂物往楼下运,有人拿着扫帚仔细清扫角落里的灰尘,还有人顺手擦洗积灰的扶手。原本被杂物塞得满满当当的楼梯转角,在大家的合力收拾下,显露出干净平整的通道来。
居民王大爷拄着拐杖在一旁看着,望着豁然通畅的楼道,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忍不住对着志愿者竖起大拇指:“以前啊,上下楼都得侧着身子挪,生怕碰着啥。现在多好,敞敞亮亮的,走起来踏实,心里头也跟着舒坦多喽!”
互助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入户探访与楼道清理,不过是社区常态化服务中的寻常一幕。“我们就是想让大伙儿真切感受到,日子里有难处,总会有人搭把手,家门口的环境,总有人用心守护。”接下来,社区会召集更多热心邻里加入志愿队伍,把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一点点送到更多需要的人身边。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鑫 图/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