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陕西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月29日 10:59 陕西日报

  8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文物系统积极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陕西实施“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公布实施小雁塔、周原遗址等5部文物保护规划和西安碑林等6处国保单位区划划定调整方案,完成对270处国保单位、163处省保单位的地形测绘和保护区划核对工作。新增2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7个省科技厅立项课题,发布3项文物保护地方标准,推进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技术体系研究。省市考古单位组织省内外8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联合具有考古能力的市级文物力量共同完成基本建设中的考古任务,考古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陕西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考古中国”项目等重大课题,汉文帝霸陵、西头遗址、寨沟遗址、周原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半坡遗址等11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考古成果入选2023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西安贾里村墓地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石峁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太平遗址为中国夏文化研究提供了考古实证。

  陕西坚持保护第一,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全省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工作4000余项,稳步推进西延高铁、古贤水库、陕北能源工程等600余项重点项目文物保护工作,发掘古代遗迹10万余处,出土各类文物20余万件(组)。

  考古机构通过持续优化特殊区域工作方案,节约勘探费用1.65亿元。

  陕西强化展示交流,用考古成果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充分发挥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等精神标识作用,用好古丝绸之路、秦直道、秦蜀古道等历史文化线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陆续建成石峁、黄河、秦岭、统万城等博物馆和石峁、统万城、乾陵、秦咸阳城咸阳宫等考古遗址公园。各类文博单位推出文创产品千余种、IP授权近200项,与文化企业合作申请注册登记文物元素商标近百类。考古成果成为让世界了解陕西乃至中国灿烂文明的“金色名片”。(记者 赵茁轶 见习记者 周思言)

责任编辑:吴西檬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