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陕西仍处于汛期,仍需要保持对降雨和地质灾害的警惕。随着副热带高压南撤,降雨频次和强度整体减弱,但受华西秋雨天气影响,陕南、关中西部等地仍可能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累计雨量大,可能导致土壤含水量饱和,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同时也需关注渭河、汉江等流域的秋汛防御工作。掌握科学的防汛避险知识,既是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也是配合全省防汛工作的重要一环。结合陕西地形地貌与汛期特点,针对不同场景梳理了实用避险指南,帮助大家筑牢秋汛“安全防线”。
雨天行车:
避开危险“陷阱” 牢记“三不原则”
陕西境内公路路网复杂,大雨天气山区路段易出现落石、塌方,城市道路部分路段因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大雨天行车必须绷紧“安全弦”。行车前,可以通过“陕西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气象APP等渠道查询实时降雨和路况信息,若收到“暴雨红色预警”或“道路封闭通知”,务必取消非必要出行。
若途中遭遇暴雨或大雨,需牢记“三不原则”。不闯积水区域:遇到路面积水,先观察积水深度(可参考路边护栏或绿化带高度,积水超过轮胎一半时切勿通行),尤其要避开立交桥下、隧道入口、铁路涵洞等易积水点。此类区域积水上升快,逃生难度大。不随意变道停车:大雨天能见度低,应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安全车距,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雾灯(禁用远光灯),避免频繁变道;若需临时停车,需选择地势较高、远离树木、广告牌和电线杆的区域,防止被倒伏物砸中或遭遇漏电。不盲目弃车逃生:若车辆不慎在积水中熄火,切勿再次启动(避免发动机损坏),应立即判断周边环境,若积水未漫过车门,可打开车窗或车门快速撤离;若积水已淹至车门,可使用安全锤、座椅头枕砸破车窗逃生,撤离后迅速向高处转移,并联系救援部门。
山区避险:
警惕“山洪信号” 果断“向高转移”
陕西陕南秦巴山区、陕北黄土丘陵区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的高发区域,这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对于山区居民来说,“提前预警、快速转移”是应对山洪的核心。首先要认清山洪来临前的“预警信号”:降雨时若发现河道水位突然上涨、水流变浑浊,或听到山体有“沙沙”声响(可能是土石松动),或看到山坡上出现裂缝、植被突然倾斜,这些都是山洪或滑坡的前兆,需立即提高警惕。
转移时要遵循“向高、向远”原则。向高转移:立即向地势较高的山坡、平台转移,切勿沿着河道、沟谷奔跑(山洪流速快,短时间内就能淹没沟谷),也不要停留在低洼处、窑洞、危房内,陕北部分山区居民习惯居住在窑洞,汛期需特别注意窑洞顶部是否有渗水、裂缝,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向远转移:转移时远离河道、水库、尾矿库等危险区域,同时避开陡坡、悬崖和已经出现裂缝的山体;若携带老人、小孩,需提前准备好轻便的应急物品(手电筒、手机、少量饮用水和食物),转移路线尽量选择平时熟悉的安全通道,避免因慌乱走错路。转移前关闭家中电源、燃气阀门,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防止雨水倒灌引发触电或燃气泄漏事故。若洪水已涌入室内,迅速向二楼及以上高处转移,若情况危急,可利用门板、桌椅等漂浮物等待救援,同时拨打119、110等求救电话,清晰告知所处位置。此外,山区居民需提前了解本村的“防汛转移方案”,目前陕西各地山区村庄均已明确防汛责任人、转移路线和安置点,村民可通过村委会公告、宣传栏等渠道熟悉相关信息,接到秋汛预警后按指令及时转移。遇到险情时要听从责任人指挥,不擅自行动。
城市内涝:
做好“居家防护” 外出“谨慎应对”
汛期的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部分小区会出现地下室进水、道路通行受阻,甚至出现电力中断的情况,内涝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做好居家防护和外出应对,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居家时,要提前做好“两防一备”。防积水倒灌:降雨前检查家中门窗、阳台排水口是否畅通,若住在一楼或地下室,可提前用沙袋、挡水板堵住门口,将电器、家具等贵重物品转移至高处;若发现积水开始倒灌,立即关闭家中总电源和燃气阀门,防止触电或燃气泄漏。防电力中断:提前准备手电筒、应急灯、充电宝等物品,避免因停电陷入黑暗;冰箱内可提前储存少量易保存的食物,停电后尽量减少冰箱开门次数,延长食物保鲜时间。备应急物资:家中可储备少量饮用水、方便面、常用药品(感冒药、肠胃药),以及防水袋(用于存放手机、身份证等重要物品)。若降雨期间需外出,除了遵循前文提到的雨天行车指南,步行时还要注意避开积水路段,若必须蹚水,需提前观察路面是否有井盖缺失、下水道口,避免坠入;远离路灯、电线杆、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蹚水时若感觉脚底发麻,可能是水体漏电,需立即停下并缓慢退回干燥区域;若在地铁站、地下商场等地下空间遇到积水,切勿停留,应按照指示标志快速向地面撤离。
主动预警:
关注“官方信息” 杜绝“谣言干扰”
掌握避险知识的同时,及时获取官方预警信息也至关重要。汛期,陕西省应急管理厅、陕西省气象局会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渠道发布降雨预警、山洪预警和防汛提示,大家需密切关注这些信息,例如收到“暴雨橙色预警”后,山区居民应提前做好转移准备,城市居民应尽量减少外出。
需要提醒的是,汛期易出现不实信息,谣言可能引发恐慌。大家若看到不确定的防汛信息,切勿随意转发,可通过陕西省应急管理厅、陕西省气象局等官方平台核实,避免被谣言误导。防汛无小事,安全大于天。大家都应将防汛避险知识牢记于心,在汛期保持警惕、科学应对。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为陕西的防汛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供稿)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