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从“聚光灯”到“心灯” 一场听证会背后的司法温情
2025年09月02日 11:41 陕西日报客户端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案件的听证会,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既让逮捕这项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阳光下运行,又处处彰显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关怀,让人深切感受到司法的严谨与温度。”8月22日,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在礼泉县看守所落下帷幕,参与其中的听证员卢迎妮由衷感慨道。

  此次听证会是礼泉县检察院就涉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召开的审查逮捕不公开会。检察机关公开关键决策,经多方论辩,依法对2名主犯批捕、2名从犯不批捕,在惩罪与挽救间精准平衡,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阳光听证,以公开促公正

  该案涉及4名未成年人共同犯罪,各嫌疑人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差异明显。既要保障后续诉讼程序顺利推进,又要坚守对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司法方针,如何平衡二者?礼泉县人民检察院主动适用《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以听证形式审查逮捕,引入听证员、人民监督员等外部力量,用公开透明打破司法“神秘感”,以外部监督筑牢司法公信力。

  为确保听证高效有序,前期准备细致周密。承办检察官张密锋逐一分析4名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节、主观恶性及监护情况,量身定制差异化听证方案和详细听证提纲。司法警察大队与看守所紧密协作,制定严密安全预案,对4名嫌疑人采取“分案提押、分时听证、全程物理隔离”的方式,彻底杜绝串供风险,确保听证程序合法规范、安全可控。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张密锋简要通报案情,明确听证核心议题——围绕各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逮捕必要性展开审查。侦查人员详细阐述了提请批准逮捕2名主犯的理由,指出其组织策划作用、人身危险性及可能妨害诉讼的风险。针对2名从犯,检察官则重点说明其在案件中的次要地位、到案后的悔罪表现及家庭监护基础,为后续不捕论证铺垫扎实依据。

  多方论辩,以兼听求共识

  “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能保证有效的监管时间吗?”“学校是否愿意接收并配合进行帮教?”“检察机关如果作出不捕决定,后续的跟踪帮教方案是什么?”听证过程中,听证员与人民监督员紧扣“社会危险性”核心,抛出一连串直击要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精准锚定逮捕必要性审查的关键,既考量嫌疑人是否可能危害社会、妨害诉讼,也核查有效帮教条件是否具备,让最终决策始终建立在事实与情理的双重支撑上。

  听证的灵魂在于“听”,更在于“辩”。辩护人围绕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边界及社会危险性程度,充分发表辩护意见,为嫌疑人权益辩护;法定代理人则从家庭监护能力、学校教育支持及社会帮教资源的落实情况,详细说明有效监护与帮教的可行性;4名犯罪嫌疑人也当场真诚忏悔,讲述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及对未来的承诺。各方声音在听证会上充分交融,为检察机关决策提供了全面参考。

  分类处理 以精准护未来

  历经4个小时的听证调查、充分论辩与闭门评议,礼泉县检察院综合全案事实、证据及各方意见,作出差异化处理:2名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社会危险性较大,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2名从犯罪责较轻,认罪悔罪,且家庭、学校均已落实有效监护帮教措施,无逮捕必要,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不逮捕绝不等于不处罚。”承办检察官张密锋明确表示,对不批准逮捕的2名未成年人,将联合家庭、学校、社区建立“三方联动”帮教机制,通过定期回访、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方式持续跟踪观护,确保教育挽救落到实处,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与社会。(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张森)

责任编辑:吴西檬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