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陕西医保服务“智”变记
2025年09月09日 12:24 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李旭佳

  “以前从咸阳到西安看病,重复做CT得花不少钱,现在影像报告同步了,省心又省钱!”8月26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患者王庚指着医生电脑上的肺部影像感慨道。

  在三秦大地,这样的场景正从“例外”变成“日常”。近年来,陕西医保系统瞄准群众就医痛点、难点,以“智慧化”破题、以“便民化”落脚,推动服务持续升级,托起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

  王庚住在咸阳市秦都区,去年因为肺部不适辗转西安、咸阳的两家医院。由于不同医院影像系统不互通,转诊时他只能重新拍片。“每次拍片要等1个多小时,多花了钱,还得承受额外辐射。”他说。

  这样的困扰曾是诸多患者的就医痛点。当前,西安、咸阳两市影像云中心率先对接国家平台,“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功能顺利上线。患者在试点医院做的CT、X线、MRI等检查,数据会自动上传至省医保信息平台,再同步到国家医保影像云模块。在全国影像云试点城市,医生轻点鼠标就能调取患者历史影像数据,让跨区域就医的群众不再为影像资料奔波。

  便利和温暖不只体现在影像共享上,还藏在生育津贴的到账速度里。“原本以为要等1个多月的生育津贴,不到10天就打到社保卡上了。”韩城市民王结结说。

  这笔津贴能快速到账,得益于韩城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生育津贴支付改革。

  过去,企业参保职工的生育津贴需先转入企业账户,再由企业转发给个人,到账周期普遍超过1个月,还存在截留风险。针对这些痛点,韩城市将生育津贴由“企业中转”改为“个人直达”,直接划入女职工社保卡银行账户。

  此外,韩城市对申领流程做了“减法”:申领材料从6项精减到2项,审批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按职工实际缴费基数和法定产假天数精准核算金额。

  “在西安工作,还能把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给在老家的父母用,太方便了!”8月27日,西安市民王萌萌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将2000元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父亲的医保钱包。

  这是陕西上线的“医保钱包”服务——医保部门为参保人设立专属资金账户,支持将个人账户资金实时转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还能在完成接口改造的定点医药机构直接结算。

  “大爷,您看镜头,眨眨眼……好了!”在西安市昆明路同乐大药房,店员话音刚落,“滴”的一声,72岁的市民朱大国就完成了购药结算。他没有用手机,仅凭一张脸,几秒钟搞定了付款。

  “以前买药,不是忘带医保卡,就是手机半天找不着‘医保码’。”朱大国拿起刚买的药说,“现在好了,往机器前一站,刷脸就成。”

  今年以来,陕西12个市(区)4249家医药机构陆续上线医保刷脸支付。参保人将脸部对准终端镜头,几秒钟就能完成身份核验与费用结算,自费部分扫码或刷卡补缴即可。在勉县,48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引入该功能,专门为老年群体提供便利。

  科技的温度不只体现在速度上。“刷脸支付既解决了老年人忘带卡、不会用手机的难题,又能通过精准身份核验防止医保卡盗刷。”省医疗保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杨西峰说。

  从医疗影像“全国漫游”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账户”,从医保钱包“跨省共享”到结算服务“刷脸秒付”,陕西医保服务的每一次升级,都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目前,全省12个统筹区医保即时结算上线,已拨付基金5.59亿元;药品耗材集采累计节约医疗机构首年采购资金111.76亿元;95.52%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服务越来越有温度。

  “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深化医保改革,让更多便民举措落地,让参保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陕西医保系统的初心——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心头的“大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责任编辑:吴西檬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