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爱鸟护鸟当是社会共识
2025年09月19日 10:20 陕西日报

  近期,国家林草局、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等17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重点包括保护鸟类活动、专项打击行动和宣传教育三项任务,释放出国家守护鸟类资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强烈信号。对地处候鸟迁徙通道的陕西而言,这场专项行动既是强化生态保护的契机,也需以此为抓手,推动“不买非法鸟、不伤害鸟”成为社会共识。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境内秦岭山脉是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之一。每年迁徙季,候鸟都会经陕西停歇、觅食。这里的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到全球候鸟的迁徙安全。17部门的专项行动,为陕西破解鸟类保护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全链条监管要求来看,陕西需进一步整合相关部门力量,针对候鸟迁徙的关键时段与重点区域,加密野外巡护频次。比如,汉中朱鹮保护区依托“人防+技防”手段,对非法捕猎行为形成精准打击。同时,针对人工繁育鸟类的监管漏洞抓紧完善本地检测鉴定标准,建立鸟类来源追溯体系,杜绝非法捕猎鸟类借“人工繁育”之名流入市场,让监管覆盖从野外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要守住鸟类生存的安全线,仅靠监管部门还不够。要推动保护理念普及,让“不买非法鸟、不伤害鸟”成为大众的自觉行动。在陕西,朱鹮从濒临灭绝到繁衍生息的保护奇迹,早已证明大众参与的重要性。正是当地村民、科研人员、志愿者的共同守护,才让“东方宝石”重新翱翔于天空。如今,要将保护力量延伸到更多鸟类,还需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应结合“世界候鸟日”“爱鸟周”等活动,在社区、学校、花鸟市场开展普法宣传,让大众知晓购买、伤害野生鸟类的严重后果,也可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参与巡护、救助,搭建大众参与鸟类保护的平台,让人人都成为生态保护的监督员。

  鸟类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也是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对陕西而言,保护鸟类,就是守护秦岭的生态底色,就是守护子孙后代的生态福祉。17部门的专项行动已吹响号角,唯有将制度监管转化为全民行动,让爱鸟、护鸟融入日常,才能真正为鸟类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让鸟类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让生态之美成为三秦大地的鲜明底色。(孙萍)

责任编辑:吴西檬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