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铁路学生票新政:解锁青春出行的无限可能
2025年09月24日 09:23 中新网陕西

  当九月的校园迎来新程,铁路部门的学生票新政亦为千万学子递上一份出行厚礼。2025年9月6日起,这项被称作“为青春加速度”的政策正式落地,从打破时间禁锢到扩容席别选择,从灵活调整区间到升级优惠力度,全方位回应当代大学生多元化出行需求。这不仅是票务规则的优化,更是公共服务向青年群体倾注的温情。

  时间桎梏打破:从“寒暑限定”到“全年随心”

  “终于不用等寒暑假才能用优惠了!”西安火车站售票厅内,大二学生小林展示着周末回家的车票订单,难掩兴奋。过去,学生票严格限定在寒暑假使用,让无数跨城求学的青年倍感束缚。新政实施后,每学年4次单程优惠可在全年任意时段使用,无论是周末短途探亲、法定节假日出游,还是学术交流、实习实践,都能灵活享受折扣。

  这种时间维度的开放,本质是对青年动态生活场景的尊重。如今,学生非寒暑假出行需求日益增多,学术研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不再受固定时段限制,学生群体的社会参与半径也随之拓宽。

  空间选择扩容:从“二等座刚需”到“多元席别自由”

  “第一次坐动车卧铺,7.5折后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在上海高校读研的小王算起账来格外开心。他购买的D字头动卧票,舒适度远超传统硬座,性价比却更高——这得益于新政将动车组学生票适用范围从“仅限二等座”扩展至一等座和卧铺各席别,计价规则同步调整为按实际售价7.5折计算。

  席别选择的放开,背后是对学生群体不同消费能力的理解。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有限,有的则追求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新政通过灵活的优惠方式,既保障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坐得起”,也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而普速列车学生票仍维持硬座、硬卧优惠,与动车优惠形成互补,覆盖更多出行场景。

  身份流动弹性:从“固定区间”到“动态适配”

  “父母工作调动后,终于能改家庭住址了!”这是众多因家庭搬迁而困扰的学生共同的心声。以往,学生票优惠区间一旦录入系统便难以修改,常常出现“家庭已搬迁,优惠区间还在原地”的尴尬。新政明确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不限次数修改家庭居住地信息,院校所在地则与学信网信息实时同步,从技术层面实现“人在哪里,优惠就到哪里”。

  这种身份信息的动态管理,精准契合当代青年的流动性特征。如今,不少学生因父母工作变动、家庭搬迁需要更改住址,当优惠区间能与实际生活场景同步更新,政策的温度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公共服务进化:从“管理导向”到“需求导向”

  回溯学生票政策的演变,从1955年初设时的“寒暑假硬座半价”,到2013年引入电子客票,再到此次全方位升级,一条清晰的进化路径愈发明显:公共服务正从传统的“管理导向”加速转向“需求导向”。此次新政同步推出的“5天内联程车票仅核减1次优惠次数”规则,更是对学生中转出行需求的细致关照。

  当然,任何政策变革都需直面现实挑战。有家长反映,新政实施后热门线路学生票抢票难度有所增加——这恰恰说明优惠车票的需求更旺盛了。这也提醒我们,学生票新政不应止步于票务规则优化,更应推动形成“票价优惠—需求释放—运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当青春的列车驶上新轨道,那些关于远方的梦想、关于成长的探索、关于团聚的渴望,都将在更自由的旅途中绽放。铁路学生票新政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节省出行成本,更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传递出社会对青年成长的支持与期待。在这里,每一张优惠车票都是一张通行证,既通向物理空间的远方,也通向人生的无限可能。(王秦丹 张芸)

责任编辑:吴西檬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