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走进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九厂刘峁塬采油作业区调控中心“大监控”,监控员轻点鼠标放大画面就能清楚查看井口盘根密封情况,监控覆盖储油罐区、输油泵房关键点位,发现问题后,可以直接下指令到岗位及时处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工作效率。
“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运行、边完善’的工作原则,有序推进作业区级‘大监控’工作。”厂长、党委副书记武峰林对“大监控”工作部署要求。自9月份以来,采油九厂持续规范健全固化作业区大监控、充分征求基层单位、机关部门意见建议,持续完善组织架构调整、薪酬结构调整、岗位设置等方面部署,探索建立标准示范点,持续精简资料、台账、报表,不断强化技术保障支撑,确保平稳过渡、取得实效。
采油九厂将“数智化”升级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全面建成“机构扁平、运行高效、资源集约”的作业区级“大监控”运行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能化转型的动力活力。完成5个采油作业区智控中心建设,实现作业区“大监控”运行模式全覆盖。通过智能化系统深度应用及配套管理制度完善,盘活人力资源30余人,显著提升人均效能。
在此基础上,该厂推动管理职能优化,依托数据资源整合与生产参数预警报警模块升级,实现对原油集、输、处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与预警。逐步构建起“管理职能上移、保障职能前移”的新型采油作业区高效运行模式。深化数据驱动决策,利用智能化平台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支撑生产管理决策科学化、精准化,为稳产增效提供坚实数智保障。“通过‘视频+数据’”双轨监控体系高效运转,动态追踪叠加回压、外输压力、瞬时流量等数据,用精准管控抠细节、提效益、保产量。刘峁塬采油作业区智控中心董淑娟说道。
各作业区构建完善大监控平台,通过推动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转变,形成“信息共享、系统联动、协同管控、运行高效”的新型生产运行模式,实现由传统人工监控向智能监控的跃升。杨青采油作业区构建“报警—分析—整改”联动机制,问题处置时效提升40%。各作业区根据季节工况变化,动态调整压力、温度等报警阈值,累计压减无效报警650余次。FVS报警展示平台已完成试点搭建,通过可视化看板实现报警趋势智能预判,为精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依托“大监控”运行模式,该厂对产量及生产数据集中监控,及时掌控每日班产、外输压力等情况,并查看功图情况,抢扶躺井,抢时间、提效率,把握原油产量主动性。刘峁塬采油作业区智控中心董淑娟介绍:“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和经验判断,快速锁定“管线轻微堵塞”问题,随即联系站点负责人,现场及时处理,回压曲线稳步回落,油井生产效率即刻回升。”(白彦红)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