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在全国率先引进国际最新矮砧苗木、栽培技术,联合西农大建成千阳苹果种苗研究院、省内唯一县级病毒检测中心,全国首家开展太空育种,掌控无糖组培、脱毒砧木压条繁殖、‘离体嫁接’技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委书记刘方斌28日介绍道。
据悉,9月28日至29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果业中心、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果苗产业发展大会”在陕西千阳县举行。来自国内外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苹果产区负责人、苹果种植大户等,围绕“种苗是果业‘芯片’”主题,就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苹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为中国苹果苗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据介绍,目前引领全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的“千阳矮砧苹果栽培”模式集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机械作务于一身,比传统苹果作务省水省人工60%,省肥省土地70%,高产优果率可达到90%,可实现“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亩产最高可达到1.3千克。如今,千阳县年产这种苹果苗木3000万株,占全国同类份额的75%、全球份额的25%。
记者了解到,2024年千阳县在全国首家发布“千阳果苗世界共享”果苗区域公用品牌,并先后组培引进红思尼克、美味、玖月奇迹等新优品种110多个,买断瑞香红、秦脆等4个新特优品种生产经营权,千阳苹果五次飞天、供货空间站,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受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如今,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千阳县助力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富民果”。据统计,1.2万名产业链上的果农因为从事相关作务,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65个村集体经济因为深度参与苹果苗木相关产业,总收入突破1亿元。111名通过人社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千阳苹果师傅”,成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当前我国苹果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果苗作为产业发展的‘芯片’,其质量直接关系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东表示。截止2025年9月,千阳县累计向国内外输出矮砧苗木技术模式100万亩,带动全国发展矮砧果园500多万亩。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苗木专题推介和主题演讲,与会人员围绕果苗繁育、建园、育种、新品种等话题,就果苗产业如何带动群众增收、如何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分享观点。
大会期间,千阳县还举办农资特色产品展,开展第八届中国(千阳)好苹果大赛总决赛,召开全省苹果国育新品(瑞香红)全链开发整域推进工作会。(许静)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