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旅游

从“陕西样本”体会中国文旅产业升级趋势 数说假期陕西文旅市场新热潮
2025年10月10日 11:06 西安日报
《长恨歌》演出现场。 尚洪涛 摄
《长恨歌》演出现场。 尚洪涛 摄

  景区、演艺、游客三大维度数据显示的陕西文旅“现象级”表现,已成为中国文旅产业升级的新样本。记者10月9日从陕西省文旅厅了解到,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到访陕西的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8.1%,而出省游客量也同步增长12.1%,呈现“双向流动”活跃态势;西安市文博单位接待观众约249.5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景区热度TOP20:

  历史引领风潮 西安独占鳌头

  在“陕西热门目的地TOP20”榜单中,西安以绝对优势占据15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文旅消费的核心承载地。大唐不夜城稳居榜首,其唐风街景、互动演艺和夜间经济模式持续引领风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分列第二、三位,彰显厚重历史底蕴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文博类景区表现尤为亮眼: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双双上榜,与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共同构成“文化打卡矩阵”,反映了游客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的趋势。

  咸阳与渭南成为区域亮点:咸阳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第7位)与张裕瑞那城堡酒庄(第20位)主打民俗与产品体验深度游;渭南的华山风景名胜区(第15位)与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第14位)则依托自然风光与文旅融合项目吸引客流。

  旅游演艺TOP10:

  沉浸式演出成“流量引擎”

  大数据显示,旅游演艺已成为陕西文旅“二次消费”的重要支柱。榜单中,9台旅游演出位于古都西安,主题紧密围绕秦汉唐文化,形成文旅市场品牌化、系列化产品线。

  《赳赳大秦》超越《长恨歌》位列第一,显示秦文化题材演出市场潜力巨大;《长恨歌》《西安千古情》《驼铃传奇》等常青树项目持续火爆,印证实景演艺的长期生命力。

  沉浸式体验成为新趋势,如《霓裳羽衣舞》融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场景,《梦长安》以城墙为背景打造盛唐迎宾礼,强化了游客的参与感与记忆点。

  在地域文化IP深度挖掘方面,地处延安的《延安延安》作为唯一非关中地区项目,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跻身前十,凸显陕西文旅内容的多元性和爱国主义特色。

  游客年龄特征:

  呈现“青年化”年轻人消费动力强

  大数据显示,游客性别比例为女性53.2%,男性46.8%,可以见得女性在旅游决策与消费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结合景区与演艺偏好,汉服体验、文创购物、网红打卡等业态显著受益于女性游客的偏好。

  年龄分布呈现“青年化”特征:25-39岁游客占比达58.36%,其中30-39岁群体占38%,成为消费中坚;18-29岁年轻游客合计占比39.37%,显示出年轻一代对出行游览的强烈兴趣。17岁以下及50岁以上游客分别占2.75%与4.13%,反映家庭游与银发游市场仍有拓展空间。

  另外,游客客源地分布显示“辐射全国、周边联动”:本省游客居首,四川、河南、甘肃等周边省份为主要客源;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游客占比显著,说明陕西文旅对远端客群吸引力强劲。

  在商业消费领域,西安五大热门商场成为这个假期当之无愧的消费地标。小寨商圈的赛格国际购物中心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商业业态登顶热门商场榜首,大雁塔商圈的大悦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商业融合模式位列第二,CityOn熙地港(张家堡商圈)则以其精致的消费体验稳居第三。南大街商圈的永宁里和小寨商圈的原力场同样表现抢眼,分别位列第四、五位。

  2025年“双节”假期,陕西以历史文脉为基、沉浸体验为翼,成功实现文旅市场的高质量增长。西安作为核心引擎带动全域发展,演艺项目与景区联动形成“白天逛景、夜晚看剧”的消费闭环,而年轻化、女性化的游客结构则为未来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指明了方向。这份“成绩单”不仅体现了陕西文旅的强劲韧性,更为中国文旅产业升级提供了“陕西样本”。(记者 职茵)

责任编辑:王丽莎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