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资源品位下降、开发难度加大的挑战,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核心,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结合“大干100天,全力稳增长”劳动竞赛要求,深化精细研究、优化生产管理,在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路上稳步前行,为老油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夯实稳产基础,该厂以“揭榜挂帅”和评价激励机制点燃技术人才创新热情,在劳动竞赛中形成“比技术、破难题”的浓厚氛围。聚焦三次采油领域,积极探索微生物采油、纳米微球、聚合物驱等前沿技术,科学推进压驱注水与周期注水;在柳沟油区加快调驱试验,完成350口油井微生物分析,精准锁定技术应用“甜点区”;通过优化分层注水工艺、实施差异化配注,推动低渗油藏精细开发,全年依靠技术创新恢复停躺井436口,盘活存量资产。
产能建设上,推广分层系开发,在楼坊坪、长官庙等区域实施双井网模式85口,已投产72口,平均单井日产油1.59吨,提升储量动用程度;在庙沟北部低效区部署22口大斜度井,配套一体化储层改造技术,预计新建产能2.94万吨;创新开展注水区水平井加密开发先导试验,在白豹北部某层缩小井距、采用桥塞体积压裂技术,挖掘井间剩余油潜力。
如果说技术攻关是稳产的“硬支撑”,精细注水则是老油田增油的“生命工程”。该厂将精细注水战略融入竞赛攻坚,在Ⅱ类区治理中,筛选吴仓堡、庙沟等高潜力区块,以“揭榜挂帅”组建专项团队,重点推进注采井网加密、补孔补层。通过深化地质研究厘清注采对应关系、完善井网,让低效油井“转岗”注水补充能量,截至目前,实施油水井补孔160口、油井统层46口,注采对应率与水驱控制程度稳步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增产增效的直接动力。空化射流除垢解堵技术作业成功率100%,累计增油220吨;高强度复合材料修复技术治理套损井成效显著;微球生物胶调驱技术在周长67井组试验成功,增油27.51吨;针对结蜡问题推广防蜡降粘增油器35套,延长融蜡周期。同时,配套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激励成果转化突出的团队与个人,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深挖油藏潜力、提升开发效益,是竞赛攻坚的关键目标。该厂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强低产低效井成因分析,按“一井一策一工艺”优选注水受益区改造;关注关停井中延安组、长1、长2等潜力层系,在不破坏井网前提下实施改层生产;系统推进停躺井恢复,细化选井选层与措施工艺。截至目前,完成措施井560口,累计增油6.10万吨;恢复关停井440口,累计恢复产量2.15万吨;治理低效水平井18井次,日增油34吨,累计增油2447吨,投入产出比达1:3.1。此外,CCUS项目高效推进,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技术与分注工艺突破,白豹CO?混相驱试验注气效果显著,为绿色低碳发展与提高采收率开辟新路径;机采效率优化持续深化,通过大规模数据摸排、建立基础台账,系统提升机采系统效能。
通过创新驱动与精细管理的深度融合,吴起采油厂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优化生产运行,挖掘资源潜力,在挑战中把握机遇,于逆境中实现突破,生动展现老油田以科技创新与管理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决心与韧性,为油田公司稳增长目标贡献坚实力量。(朱治龙)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