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接水,能看到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水质检测报告,心里特别踏实!”今年6月,某小区居民李女士指着单元楼下的直饮水机欣慰地说。这一变化,源于安康市旬阳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监督,推动多部门联动整治,让街边直饮水机从“无人管”变为“规范管”,切实守护了群众“最后一米”的饮水安全。
今年3月,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中发现,辖区部分小区的现制现售直饮水设备普遍存在管理缺失、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监督,深入10余个住宅小区、2处街区,对现制现售直饮水机进行排查。通过调查并走访小区物业发现,直饮水机设备周边环境卫生差,相关卫生许可、水质检测报告等资质证明未公示,滤芯更换、设备维护记录缺失,更有违规使用“弱碱”等功能性宣传标语。此外,物业服务企业仅提供水电接入,未与运营单位签订规范合同,导致设备后期监管责任不清,居民用水安全存在隐患。
发现问题是起点,推动解决才是关键。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该院依法组织住建局、卫健局召开磋商座谈会,明确指出问题隐患,并提出具体整改意见。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开展现制现售直饮水设备专项检查整治。卫健局对辖区直饮水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建立详细问题台账,责令运营企业进行规范整改;住建局督促物业企业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日常维护、水质检测、信息公示等义务,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
在该院持续跟踪监督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辖区2家现制现售直饮水运营企业已全面完成整改,相关资质证明、定期水质检测报告、滤芯更换记录等信息均按规定在设备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日常维护及水质检测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更关键的是,相关部门已将现制现售直饮水安全纳入日常监管范围,通过定期开展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居民能够持续喝上“放心水”。
从“无人管”到“规范管”,从信息隐匿到公开透明,直饮水机这一民生“小设备”背后,是公益诉讼检察将“守护群众饮水安全”的承诺,兑现为群众杯中“可见可感”的清澈。下一步,旬阳检察将持续聚焦百姓关切,用心守护千家万户的微小幸福。(杨漫漫)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