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陕西佛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2025年是这座肩负保障区域电力安全重任的电站攻坚克难、全速推进的关键年。面对地下厂房开挖、输电线路跨越生态敏感区等一系列艰巨任务,中国水电十四局佛坪抽蓄项目部以“质量为生命线”,书写着能源建设的新答卷。
据介绍,项目管理团队将技术创新置于质量管理的核心位置,坚持“技术为质量护航”,系统构建了从地质勘察、设计优化到施工监控的全流程技术保障体系。截至2025年10月,累计完成地质超前预报126次。创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BIM技术”,超行业标准。通过严格执行技术交底“三检制”,布设268个实时监测点,对地下洞室变形、应力等进行动态监控,数据反馈延迟小于5分钟,极大提升施工响应效率。建立技术质量问题24小时响应机制,累计处理现场技术问题479项。
工艺创新成果丰硕,研发应用新型工艺14项,获专利授权5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功突破开挖支护等技术瓶颈,围岩稳定性评估准确率达97%。现场管理创新实施“光面爆破优化工艺”,将厂房开挖循环时间从18小时缩短至10.5小时。特别是在地下厂房I层顶拱开挖和调压井检修路隧洞开挖中,实现了“半孔率98%”“平均超挖仅7厘米”“孔痕一钎到底”的卓越品质,成功举办两场样板观摩活动,开挖成效获得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一致好评,为后续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洞室开挖质量监管采取“三检一验”全过程质量监督模式,严格执行工序验收标准。面对尾闸室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创新建立“水文地质预报+动态排水”系统。实践证明,质量投入是高效履约的有力保障。
此外,项目创新构建“党建+质量”深度融合模式,设立“党员质量责任区”9个、“党员质量示范岗”23个,实现质量关键环节党员全覆盖。党支部将质量要求纳入党员考核,开展“质量主题党日”活动,破解质量难题8项。通过建立三级质量监督网络,实行党员包保责任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质量提升氛围。累计发现并整改质量隐患74项。党支部联合工会、共青团开展“质量之星”评选、“质量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在高温、强降雨等特殊时期,党员带头坚守质量底线,确保质量管理不打折扣。
党支部建立“党建+质量”联席会议机制,每月组织技术、生产、经营等部门党员骨干研讨质量问题,协调解决质量管控难点32项。通过党建赋能,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新格局,实现党建工作与质量提升同频共振。
“质量共识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藏在每一个螺栓的拧紧力矩里,落在每一次数据的反复核验中。”佛坪抽蓄项目建设者用实干诠释担当,从技术方案的反复推演到施工现场的精益求精,凝聚的不仅是对质量的共识,更是对能源事业的责任与担当。(程露露)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