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搬出教学楼,变身潮流快闪店、农产品基地,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文化创意设计》课程正以场景创新重构产学研融合新模式,“火出圈”的沉浸式实践课解锁了设计教育场景创新的多元可能。
不同于传统教室授课,这门课程将课堂直接设置在商业终端、产业一线与乡村田野,构建起“三维实景教学场”。10余名师生化身“品牌导购+市场研究员”,一边向消费者推介茶礼,一边收集市场反馈,将设计理念、品牌营销等专业知识融入真实交易场景。在乡村,学生团队深入长武、佳县等县区的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产品特性、调研农户需求,为空心挂面等特产打造兼具地域特色与市场竞争力的包装设计,让课堂延伸至产业最末端。
学院以《文化创意设计》为核心,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创新、三个融合”的教学框架,将场景创新贯穿“作业—作品—产品”全链条。课程采用“理论+实景”双轨模式:课堂上通过案例解析夯实专业基础,实景中通过“项目制实战”锤炼综合能力——在企业实训基地,学生参与品牌的联名设计;在乡村现场,完成从文化挖掘、创意构思到包装打样的全流程实践。这种"在做中学、在场景中悟"的模式,让学生跳出单一设计思维,建立起"文化+商业+产业"的视角。
学院一方面“引进来”,与西安动漫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邀请行业专家走进实景课堂开展专项指导;另一方面“走出去”,联动商圈、县域农业基地等资源,打造“IP联名+商圈实战+乡村赋能”的多元场景矩阵。同时将工业遗产数字化、安全文化可视化等特色场景纳入教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践行设计价值。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课程场景创新,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围墙,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创新能力、感知市场需求、践行社会价值。未来,这门“移动的设计课”还将持续拓展,让更多学生在产学研融合的实景中。(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