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脸谱是从五六千年前彩陶纹样里走出来的‘活文化’,既要守住老祖宗的‘技艺根’,更要让它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走向世界。”宝鸡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陕西宝鸡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亚兵,在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内,讲述着社火脸谱的传承。
近日,陕西省委统战部“传承之光 同心点亮”统战宣传基层行活动走进宝鸡陈仓,近距离感受薛亚兵如何以匠心守护传统,以创新激活非遗,让社火脸谱这门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社火脸谱是在漫长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逐步形成的民间彩绘艺术,其纹饰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的彩陶原始符号,那些记录着远古文明的图案,在一代代匠人的手中,完整地继承并融入社火脸谱创作中。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社火脸谱以马勺、葫芦等生活用具为“画布”,通过勾画、涂色展现独特魅力。艺人们从人物性格与容貌特征出发,以夸张手法描画五官与肤色,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凸显内心本质:忠者面容刚毅、色调明快,奸者线条扭曲、色彩沉暗。粗犷的造型、稚拙的纹样、奇特的想象与穿插变化的线条,让每一张脸谱既单纯质朴,又细腻生动,尽显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与非凡智慧。其中,以《封神榜》历史故事、十二生肖为原型的脸谱造型,更是宝鸡社火脸谱的经典之作,深受民众喜爱。
在薛亚兵的坚守与推动下,社火脸谱早已突破地域界限,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名片”。近年来,他带领社火脸谱绘制技艺先后亮相世博会等国际大舞台,随文化交流团走访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薛亚兵还探索出“非遗+旅游+购物+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如今已成为集技艺展示、研学体验、文创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先后被评为省市级非遗工坊、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基地、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及大学生实践基地。“让非遗不只是‘指尖技艺’,更能变成带动乡亲增收的‘富民产业’,这才是传承的真正意义。”
薛亚兵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孩子来博物馆研学,年轻人喜欢我们的文创,还有不少人主动来学绘制技艺,这就是非遗的希望。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传,社火脸谱的‘火’就不会灭。”(葛丹)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