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同心陕西

汉中佛坪:一凿一卯凝匠心 榫卯无言传古韵
2025年11月11日 17:34 中新网陕西

  “秦岭山里的木头有灵性,榫卯就是给它们搭筋骨——不用一颗钉子,既要守住老祖宗传下的‘严丝合缝’,更要让老手艺跟上现代人的日子。”汉中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佛坪县曲尺坊木工学堂高级木匠戴朝禧说道。

戴朝禧介绍曲尺坊木工学堂内榫卯首饰盒。

  近日,陕西省委统战部“传承之光 同心点亮”统战宣传基层行活动走进汉中佛坪,探访曲尺坊木工学堂。

  榫卯是用于两个木构件上的一种凹凸契合的连接方式。其中,凸出的部分称作榫;凹进的部分称作卯,榫与卯相互咬合,发挥连接功效。为中国古代建筑、家具以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形式。佛坪地处秦岭腹地,山林密布、木材丰饶,明清时期便有民间工匠以榫卯技艺打造家具、农具。从农户家中的“一屉柜”,到山间驿站的“八仙桌”,再到农耕用的“犁耙架”,无不用榫卯结构实现“百年耐用”。

  “过去山里交通不便,买钉子、胶水难,榫卯家具不用这些,拆开能扛着走,组装上还结实。”戴朝禧一推一拉间,一个鲁班锁已被拆解为零散的构件。工坊内的案台上,刨子、凿子、墨斗等老工具摆得规整;靠墙的木架上整齐码放着数十种榫卯样品:鲁班锁、四角八叉凳、中德友谊锁……每一件都不见钉痕,却能牢牢咬合。

曲尺坊木工学堂内展出的鲁班锁。

  “做榫卯就像过日子,差一毫米都不行。”戴朝禧指着卯眼边缘解释,佛坪的榫卯有个“秦岭特色”,会根据当地温湿度调整榫头松紧,“夏天木头胀,榫头就做窄点;冬天木头缩,就做宽点,这样家具用几十年都不变形。”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戴朝禧的榫卯作品早已跳出“农具家具”的范畴。在工坊的展示区可以看到,融入简约设计的榫卯书架,不用一颗螺丝便能承重数十斤。复刻传统纹样的榫卯茶桌,桌面与桌腿以“抱肩榫”连接,兼具美感与稳固。还有巴掌大的迷你木凳、小方盒等榫卯文创摆件,成了年轻人喜爱的伴手礼。

  一件完整的榫卯木器,需历经选料、干燥、下料、开榫、凿卯、组装、打磨等68道工序,耗时最少30天才能完成。戴朝禧拿起一件刚完工的榫卯书架介绍:“以前的榫卯多为农具家具,现在我们在保留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开发出书架、茶桌、文创摆件等产品,既实用又有收藏价值。”

  千年榫卯,一头连着历史文脉,一头连着当代生活,在匠人的坚守与创新中,正书写着属于秦岭木作的崭新篇章。正如戴朝禧常说的:“‘工匠精神’其实说的就是‘择一事,爱一生’。榫卯是木头的魂,只要有人守着这魂,老手艺就永远不会‘过时’。”(葛丹)

责任编辑:王丽莎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