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2025年11月17日 16:49 中新网陕西

  11月10日,一台标记为塬平57—17的风机正用94米长的叶片划动冬日的风,变风为电。据了解,这台5兆瓦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年发电能力为1300万度,节约电费65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8600余吨。

姬塬油田大风车。 张有为 摄

  除了风机,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还构建起了“风、光、电、热”多能互补新格局。这一进展,彰显了这个厂低碳转型的强劲势头,绿色低碳转型正汇聚成推动采油五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采油厂建设的澎湃力量。

从“姬塬速度”到“姬塬方案”,黄土塬上掀起“头脑风暴”

  走进采油五厂黄3区二氧化碳驱综合试验站,原油集输区、伴生气处理区、液态二氧化碳注水区排列有序,正上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正是国家级CCUS示范工程的‘中枢’,也是姬塬油田低碳转型的闪亮名片。”这个厂新能源建设专班技术员李华通如是说。

姬塬油田绿色低碳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宋妍 摄

  在2010年,姬塬油田连续创造“十项”长庆产建纪录,“姬塬速度”享誉长庆油田,这是采油五厂忠诚实践“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如今,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采油五厂又一次站在长庆之巅,一手书写老油田“稳中求进”新篇章,一手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在姬塬建设国家级示范工程。这正是采油五厂积极承载时代使命,以破茧成蝶的魄力,在黄土塬上书写绿色发展答卷。

  曾经上天为害的二氧化碳在科技的加持下,入地为宝,成为驱动原油的利器。2022年,姬塬油田回收利用伴生气项目被中国石油纳入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示范项目。2023年,该项目被评为第十一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提名奖。采油五厂率先在CCUS领域破局,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姬塬方案”。

  从曾经让人称道的“姬塬速度”到现在的“姬塬方案”,采油五厂在推进姬塬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彰显出来的信心与决心,将让这座深藏在黄土塬腹地的老油田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从“干旱贫瘠”到“追风逐日”,能源发展的“交响曲”

  姬塬油田所属的这片区域,树木稀少,干旱贫瘠,自然环境恶劣。但这里却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平均日照超过2800小时。

长庆油田首个绿色零碳生产示范单元——沙四增。 张有为 摄

  采油五厂在推进低碳转型中,将恶劣的自然环境变为绿色发展的优势,以CCUS为核心,不断强链扩链,形成了覆盖节能降耗、清洁电力、清洁热力、碳汇林、伴生气利用的“1+5”技术路径,尤其是在清洁电力发展中追风逐日,让曾经让人烦心的狂风和骄阳都成为驱动清洁电力发展的“绿色能源大使。”

  从2022年在姬塬油田启动CCUS试验项目以来,采油五厂形成了覆盖219座光伏井站、10万吨级二氧化碳注入能力、风电地热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在秋阳的照耀下,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像庄稼地一样矗立在井场里,吸光变电,成为采油五厂的绿色生力军。

  今年9月26日,在采油五厂建厂20周年之际,塬平57-17风机顺利投运。这是继5月20日厂首台风机投运之后,又一台“钢铁巨帆”的启航。这两台风机的并驾齐驱,标志着厂里在构建风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体系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在黄土塬上奏响了一曲能源发展的“交响曲”。

从“强劲势头”到“澎湃动能”,技术创新的“绿色突围”

  “通过对二氧化碳驱混相驱等5项技术的创新,先后形成了6项关键技术,有30余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建立了超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埋存技术体系,为行业应用二氧化碳驱在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降碳减排方面奠定了技术支撑,提供了有效借鉴。”采油工艺研究所杨金峰如是说。

长庆油田姬塬公益碳汇林。 苗娟 摄

  面对侏罗系油藏高含水开发难题,厂里通过与油田公司相关部门的联合攻关,在姬塬油区开展重力辅助二氧化碳驱试验,先后攻克了“微裂缝控窜”“气液比调控”“超临界相态控制”三大技术堡垒,创新利用“构造高点连续注气+重力辅助驱”开发策略,实现了更高效的驱油效果,不仅让高含水油藏重现生机,而且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长庆特色的低渗透高含水油藏绿色高效开发的全新路径。

  从试验站的强势打造,到绿色生产力的澎湃动能,采油五厂在锚定“双碳”目标的同时,不仅紧跟着发展形势,而且在创新发展上做好文章,打造“绿色生产力”更强劲的动能,让这个位于长庆之巅的塞外油田,不仅地下黑金潺动,而且擘画出低碳转型更精彩的美景。(李莉 卢一姮)

责任编辑:王丽莎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