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观雁塔e路有你”网络媒体采风活动走访西安市雁南公园与时光文化公园。两处公园通过“馆园一体”与“工业遗存活化”两种差异化路径,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功能,为市民生活品质提升提供多样化实践。
雁南公园:自然生态中的文化浸润
位于西安绕城南环线的雁南公园,近年来已成为市民四季休闲的重要场所。近期,雁塔区图书馆与雁塔区文化馆的落成并开放,使这片绿色空间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据介绍,雁南公园通过六大主题板块创意联动,串联起“生态赏枫、文化体验、科技互动、运动活力与消费乐趣”的完整动线,打造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文化客厅”。游客在欣赏枫叶之余,信步即可走入公园东侧毗邻子午大道的图书馆,或在文化馆中体验非遗、参与市集。
雁塔区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652平方米,每周免费开放60小时,藏书13.7万册,设有735个阅读座位。馆内设置了视障阅览室、报刊区、未成年人阅读区及电子阅览区等功能区域。为提升服务体验,馆内配备了自助借阅系统、政务查询机、朗读亭等智能设备,绘本手绘机等设施受到亲子家庭欢迎。
与之相邻的雁塔区文化馆建筑面积约5170平方米,内设多个展厅、多功能厅与艺术教室。其三层的非遗展厅汇集了省、市、区级非遗技艺。文化馆打造的“雁塔邀您艺起精彩”系列活动,通过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现场教学、开设艺术培训课程,使文化馆从静态展示转向可参与、可体验的活态平台。
时光公园:工业遗产的活化新生
前身是1968年成立的国营第一钟表机械厂,记录着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在改造过程中,园区坚持“修旧如旧、活化利用”原则,对红砖墙、钢架厂房、老水塔等工业元素进行结构加固与艺术化改造。例如,原有水塔在保留储水功能基础上,被改造为“时光沙漏”景观塔,成为园区地标。
改造后的园区没有采用传统公园的规整布局,而是洋溢着自由随性的气息。通过引入“时区”概念进行业态规划,老的铸工车间转变为运动中心,装配厂房改造为婚宴中心,中央草坪成为儿童嬉戏场地。定期举办的文创市集、艺术展览与音乐演出,持续吸引各年龄段市民参与体验。
“工业遗产+多元业态”的模式也吸引了一批理念相近的主理人。西fafa休闲空间主理人胡先生表示,他们在装修中特意保留红砖柱梁,“让空间延续历史的温度”。“游牧空间”体验馆主理人Kiko认为,这里可以打破常规空间界限,还原游牧生活的自在氛围。这种新旧融合的规划,使不同年龄层的访客都能在此找到共鸣。
据介绍,未来雁塔区将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持续优化文化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